回覆列表
  • 1 # 和風7039

    首先,這是好事,作為父母,第一件事應該是誇獎,而不是踩低他。

    孩子事事都爭第一,說明他有競爭意識了,作為父母要做的是先誇獎他的這種行為,讓孩子在心裡上得到認同感。

    其次,在這件事上父母要明確孩子這麼做的原因和目的。

    如果孩子的出發點是為了讓自己能得到更好的關注,或者是得到更多的獎勵,父母則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孩子用更合理的手段去獲得他想要的名次,比如多讀書、多跟人溝通、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樣既保證了孩子想獲得關注的目的,又讓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學到知識。

    如果孩子的出發點是為了爭強好勝,只是單純的不想落後其他小朋友,那父母還是可以透過鼓勵、引導讓孩子在爭強的過程中不損害雙方的友誼,並且可以引導孩子反向思維,讓孩子站在其他小朋友的立場上去關心、幫助對方,從而培養孩子協作能力與同理心。

    總而言之,對孩子的各種行為,父母要因地制宜,儘量以同齡人交流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瞭解情況以後再想辦法解決。只要記住,每個孩子都是未經雕琢的璞玉,你用什麼方式對待他,他就用什麼方式對待別人。

  • 2 # 啄米

    人類從生命的最初就是在競爭的,在生存環境不斷的變化過程中,一樣也是在競爭著的。也就是說,“競爭”這個種子其實是在人身體裡的,它是人類生物性的特徵。但是對於孩子來講,很多成年人為了能夠“高效”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也就需要讓孩子們來配合。久而久之,孩子們內在的競爭意識就會被喚醒。可是這種喚醒往往是朝向孩子的極端認知,因為兒童還不具備辯證思維的能力。也就是孩子“一根筋”的會用是否是第一名來進行內在的自我評價。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第一名才是好的,不是第一名得人永遠就抬不起頭來。因為權威只喜歡第一名!如果孩子從小對自我的認知被架構在這樣的畸形概念上,那麼未來他怎麼能成為一個內心健康、積極Sunny的孩子。所以,建議家長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去發現,不是在每件事情上都得第一的人才是最好的。而是當你自己覺得你自己足夠好,那才是真的好,與別人的評價無關。這叫做良好的自我效能認知。這種好的自我效能認知是足夠自信與客觀的,可以受用一生的。一旦孩子擁有這個能力,他們未來就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肆意貶低自己或者肆意膨脹。一點建議,僅供參考!祝福你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倆個月、無兒無女,離婚的話對雙方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