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亂夢紛飛
-
2 # 人間草木y
記得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那個時候總是覺得學生必須要去聽我的,我在課堂上面講的每一句話,講到的每一個知識點,學生都要去聽,需要去記,如果學生不急我就會大發雷霆,覺得是對我的一種不尊重。
後來在教學了多年之後才漸漸明白,有的時候就像我們外出開會的時候碰到特別精彩的講座或者是課堂,我們都會全身心的去投入進去,而遇到那些理論性特別強的,又不太適合於我們平時操作的講座或者是課堂,那麼我們就會覺得特別的乏味兒,就會忍不住的想去玩手機啊,或者是打瞌睡啊等等。
那麼對於學生來說不也是這樣嗎?如果我們的課堂顯得特別的枯燥乏味,就是有沒有太多的內涵,那麼學生聽起來就會覺得索然無味,於是就不參與不關注,於是我們的課堂就會變得死氣沉沉,同時更不好的一點就是,我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所以呢,我建議的就是我們可以把我們課堂的內容更加的豐富一些,我們上課的方式更加的多樣一些,同時我們也可以提前和我們的孩子打好交道,或者說維繫好關係,是師生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的和諧融洽,那麼在課堂上面我們在設定問題的時候呢,也要有階梯性讓學習好的孩子有思考的空間,讓成績不太好的孩子,也有話可說,甚至於我們還可以有目標,有意識的為一些孩子量身定造一些問題,讓學生都能夠參與起來,都能夠活動起來,當然活動永遠是課堂最有效的組織方式。
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看書,去擴大自己的視野,去學習別人的教學方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有趣,也更加和諧。
《知識的力量》有一期節目叫《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羅胖講了一個嗑瓜子效應,也就是說,如果你在課堂上不僅僅是講課傳授知識,還要不斷及時地給出反饋,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辛苦之後還有短暫的快樂,如此迴圈,課堂紀律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推薦你看一下嗑瓜子效應,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