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南德王問道

    波斯帝國並不是沒有進攻過印度,但和大部分外部強權一樣,只是取得了一些西北邊境的控制權。由於地理因素及地緣政治上的強弱,波斯人都不可能將主要的經歷放在印度腹地。

    大家可以首先參照上圖的幾個方框。不同的顏色代表著波斯鼎盛時期,各地區為帝國提供的財富比例:

    靠近波斯本土的兩河流域,無疑是當時世界的中心--農業主產區--貿易物流集散地。(紅色)

    其次,才是同樣農業、商業和手工業都很發達的敘利亞與埃及。(橙色)

    接下去,還有農業一般,牧業一般,但貿易發達、礦藏豐富的小亞細亞半島。(黃色)

    至於偏遠的印度西北部分,雖然也是地區內的小糧倉,但重要性是大大不如其他地區的。這既是因為地理上的距離,帶來地理重大阻隔。傳統的陸地貿易路線,需要先從波斯向東到阿富汗西南部的阿拉霍西亞,再進入印度。海路則需要從波斯灣一路航行到印度河口,再逆流而上。

    然而,除了旁遮普地區之外,印度西北部的很多地方都不富庶。所以大規模的船隊和貿易隊伍,在去往旁遮普的道路是比較艱難的。若是規模更大,更依靠補給支援的軍隊前進,則成本也會一路攀升。所以,在波斯人看來,只要控制兩河流域+西面的幾個賦稅重地+東方的貿易路線,就足以維持帝國的強勢。過度的對外擴張,已經在歐洲尤其是希臘被證明是不可取的了。

    印度本土在當時不僅氣候炎熱,政治上也是小國林立。但凡是波斯人能夠觸及的地方,對於西來的強權還是比較恭順的。一直到帝國末期,還有來自印度的騎兵、弓箭手和戰象,出現在迎戰馬其頓東征軍的序列中。他們每年給予中央的貢賦,也不是會變質的糧食,而是一定比例的金沙。這進一步說明了雙方在地理上存在阻隔。

    當然,因為帝國東部的財力有限,無法支撐野心家的謀逆和叛亂,所以與之有關係的印度也相對安逸不少。反例就是波斯人對歐洲大陸的三次用兵,一次為了對付色雷斯人和斯基泰人,兩次是為了對付希臘人。這並不是因為帝國正要去征服當地,從那裡獲得多少資源。起因是這些地方的勢力,都曾經參與過波斯境內的一些地方叛亂。

    所以,波斯帝國即便是在最鼎盛時期,也沒有大規模進攻印度腹地。在勢力衰微的時刻,也沒有想辦法東征來彌補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投資市場低迷,影視投資為什麼成為投資界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