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孔子問禮于于老子,歷史上有故事也有史書記載,只不過是五次還是幾次不好說,說是問禮,其實應該說是孔子去向老子請教才對,畢竟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多歲,做學問也早,一個忙著“入世”,一個已經“出世”,雖理念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大家。

    據說孔子第一次見老子,目的是想把周公思想發揚光大,可是老子跟他說,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想恢復幾百年前的思想,當時的情況和現在能一樣嗎?結果孔子碰了一鼻子灰走了。(簡單說一下週公思想,就是叫那些權貴不要濫用權利,要遵守道德,才能江山長久)。

    第二次是因為孔子第一次在老子面前吃癟,回去後想想很鬱悶,於是第二次又去,想讓老子幫忙把自己的著作放到周朝的圖書館,因為這個圖書館的書都是供天子和貴族學習而用的,孔子有一定的私心,這個老子一眼就看出了,而且當時孔子的水平也還達不到,所以老子對孔子說,“聖人述而不著”。孔子一聽,心想,對啊,有道理啊,那我今後就只講不寫,讓弟子們去記錄,後來透過努力,也成為了孔聖人。

    第三次的時候,孔子都已經五十歲了,按照這個推算,老子七十了,老子的思想已經超脫世間束縛了,而孔子依然為自己心中理想而奔波,老子認為,強求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改變,不如“出世”,跟隨著這個世界的改變而改變自己。兩人都是大家,各有所長。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裡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孔子遠道去見老子,在老子面前侃侃而談,縱論古人,可老子就一句話:“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旨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一句話就把孔子所說否定。後又說:“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意思就是:君子麼,如果天下太平,官場乾淨,就應該出來做做官,如果反之,就做野外的蓬草,在鄉下隨風而行吧。

  • 2 # 專注地坪

    是否是五次不知道。

    但是以前看過孔子攜弟子求教老子的典故

    二人的仁義道德觀有很多相似之處,擔心境不同,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祖師。老子是哲學家,道家始祖。

  • 3 # 夏天逛街

    是沒有的事。是有些人別有用心地利用老子的影響來抬高孔子的身價。第一,老子生前並沒有為世人提供有價值的東西,死前就留下了一篇5400字的文章。第二,老子與孔子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關係。孔子一生坎坷崎嶇,救一喪家之犬,六國逃亡。是死了300多年後,被一個叫董仲舒的人吹捧起來,為自己的政權服務!(老子在京城皇宮博物館管理人員,孔子就一吹鼓手,然後六國逃亡,怎麼會見到老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現在使用的是指紋識別還是3D人臉識別,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