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一探

    事實上,吳國蜀國的實力相對於魏國實在是小太多了。滅掉蜀國吳國實際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還記得諸葛亮說的:曹操佔的是天時,漢朝的基礎被曹操繼承了。

    你想想,國家最精銳的部隊和起義軍能一樣嗎?

    而在魏國時期,沒有滅掉其他兩國的原因是,

    一、孫劉聯盟。很難直接打敗兩個。

    二、此時魏國內部很不團結,典型例子就是後來的司馬懿。統治者內部相互猜忌,這能打勝仗就怪了。

    所以司馬懿篡權後,完成了統一,可以專心致志對付其他國家。而且此時的聯盟已經不復存在,逐個消滅,非常容易。

    以上。

  • 2 # 下武維周

    要回答這個問題便繞不開關羽,武聖關羽於襄樊大戰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甚至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和眾臣商議遷都的事情,以避開關羽的鋒芒。

    但在水淹七軍後2個月,攻克徐晃受阻,後方大本營荊州又被友盟東吳大都督呂蒙偷襲,以至於敗走麥城,身首異處。至此,吳蜀關係正式破裂,劉備為報此仇,率大軍進軍東吳,最終導致夷陵慘敗,從此蜀國一蹶不振,而吳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又失去盟友。

    值此時司馬士竊取曹魏政權,面對元氣大傷的吳蜀,自當能統一漢氏河山。

  • 3 # 唐三娘子

    東漢末年,天下經“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稱霸”亂世紛爭之後,出現的是“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蜀和吳共同對付魏時,也是打出了赤壁之戰這樣的戰績。按理說,是有實力笑到最後一刻的。

    孫權先是有赤壁之戰的周瑜,後有識別三日當刮目想看的呂蒙和火燒連營七百里的陸遜,以上看來,名將輩出,戰鬥力不弱,但終究只是做了一個守城之君。諸葛亮七出祁山,最後鬱鬱而終,姜維也沒有成功。

    為什麼沒有笑到最後一刻?

    第一原因:兩者根本不交心。劉備藉著人家的荊州不還,孫權恐怕心裡在罵“劉備是個無奈”很多回,可見,劉皇叔的信用度不高啊!後來呂蒙殺了關羽,劉皇叔直接帶著幾十萬大軍殺向孫權,陸遜一把火,燒的劉皇叔死在白帝城。這兩國的樑子結下了。

    第二原因:魏國佔領這當時大量的資源,赤壁之戰後,沒過多長時間,人家就元氣恢復了,魏國手下也是能人輩出,曹操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和實力。孫權有心無力,註定是守城之君,劉備有心,對手如果不是曹操,或許就是他贏了。

    本人觀點:世上許多事,爭來爭去看不清,大家都不知道,事情的後面是否有一隻黃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能為求史上第一勝燃氣雄心,恆大少了大腿是否真的“獨木難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