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揚的蠟筆
-
2 # 泰山木32140178
泰安這個地方,風俗不新不舊。家中有老人去世那是真磕頭的,春節拜年真跪下磕頭的在我的記憶中不存在。到聽說兩人之間的這樣對話,“過年了你應該給我磕一個啊”?“行啊 ,先把磕頭錢拿來我看看”!說笑一番走了。
新女婿第一次到岳父家,有人提著紅氈帶著去本族輩份高的家中拜見,叫“磕頭”,也沒見跪下的場面。
妹妹的婆家是魯西南菏澤,她回來向我們描述磕頭的場景讓我們咋舌。初一頭一天,早起挨家去拜年。大多以家族為單位,或者以家庭為單位,多則幾十人,少則五六人,一塊到村裡或者家族裡輩分大、威望高的人家裡拜年。街上見到的晚輩要向長輩跪下的,磕頭講究輩份,妹夫的輩份很高,六七十歲的侄子孫子,顫顫巍巍的趴在地上,讓妹妹手足無措。
山東東南部,正月初一一大早,每個家族裡的中青幼年(男性為一波,女性為一波)會組成一個十幾或幾十人的團,挨家挨戶給長輩們拜年。與前幾年不一樣的是,如今,村子拆遷建成了高樓,拜年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也從以往的農家平地小院變成了攀爬樓梯。
怪了,我們泰安這個地方,凡是喜慶性的拜年、拜壽、結婚拜天地,少見真正跪在地下的。只有買了新汽車、遷居新家,擺上供品,保發財保平安保風水,還真見不少跪頭的。
“十里不同俗,隔鄉變規矩”這話還真不是假的。
-
3 # 嶽陽樓記
我的家鄉菏澤市鄄城縣閆什鎮廣大父老鄉親一向尊老愛幼,視春節給長輩磕頭是一種傳統美德,每年大年初一吃過年夜飯,先到家廟給本族先人磕頭,然後依次給自己的長輩磕頭,爾後還要給鄰居家老人磕頭。年關磕頭也是一種傳統文化,表示對老人尊敬的禮儀,是構築人與人相互尊敬的橋樑,年輕人以給長輩磕頭的形式進行互訪,是造成村民和諧相處的積極因素之一,透過磕頭,可化解家庭人員之間以及村民之間的矛盾,俗語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尊敬我的老人,我也同樣尊重你的老人,因此,磕頭這一風俗會繼續傳承下去,因為這一風俗在我地民間有深厚的根基。
-
4 # 王平凡110954336
過年磕頭是幾百年留傳下來的習俗,你是本土本鄉養育出來的孩子,無論高官還是富豪,只要回農村過年,必須入鄉隨俗,給家祖長輩、街坊老人作揖磕頭是一種尊重。
回覆列表
作為農村人,磕頭拜年是最基本也是最應該的,無論你多有錢,官職多高,哪怕50歲60歲,在長輩面前也要老老實實的磕頭。磕頭拜年是農村人最能拿得出的最直接的一種對長輩的尊重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