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書童華小安
-
2 # 雲居說歷史
陳東何許人也,他可以說是靖康到建炎初年學生運動的領袖,在太學生中很有威信,底層人民也多附和陳東領導的歷次上書遊行,對宋朝政府形成一定壓力。
陳東在宋欽宗時期,便積極上疏,請求罷免徽宗信任的六賊。
論:“今日之事,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隙。宜誅六賊,傳首四方,以謝天下。”(《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忠義十·陳東傳》)童貫等六人禍國殃民,被陳東打上“六賊”的標籤,人人喊打,在宋欽宗的支援下,六賊先後被貶謫和仇殺。
轉眼間發生了“靖康之亂”,趙構建立了南宋,並急忙招來陳東妝點門面。但同為姓趙的,趙構和趙恆的格局差的有兩個趙佶這麼多,陳東還以為趙構會如同趙恆那樣支援自己,接連上了三道奏疏,一、澄清朝堂,重用李綱等忠臣,罷免黃潛善等佞臣。二、高宗親征,迎回二帝,一雪前恥。三、還都開封,結束南逃流亡。
這三道奏疏上去之後,趙構和黃潛善等人皆是恨的牙癢癢,最後在黃潛善的教唆下,下旨殺了陳東和歐陽澈等上疏者。
可以說,陳東的上疏犯了趙構的忌諱,讓一心南逃偏安一隅的軟蛋趙構,硬起來做回男人,在趙構看來是對他的一種諷刺,所以殺了陳東洩憤。
宋朝一直是刑不上大夫及上書言事者,但在高宗這算是顛覆了祖宗之法。
高宗其實一直對自己的帝位來路不正很是介懷,出生在皇子裡數最低微之列,從小就不受徽宗重視,他一直想證明自己,但終究得不到寵愛,所以後來凡是“迎回二聖”等這種言論都觸及到他這個心結,其實高宗一直就沒有自信。
另一個心結就是怕百姓造反,之前經歷過百姓毆打朝廷官員致死的事情,一切都歷歷在目,高宗擔心再次重蹈覆轍。
加上黃潛善,汪伯彥等奸臣陷害陳東,高宗也想殺一儆百,如此釀成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