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貝林的貝里昂
-
2 # 青年史學家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在1941年12月,日美成為同盟則是在1951年9月。日美成為盟友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十年之後,因此雙方並不是矛盾關係。因為這十年之中,日美關係,國際格局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1945年8月,日本戰敗,美國隨後獨家佔領了日本,並同時對日本進行改造。美國最初對日本的政策是削弱日本,懲罰日本,因而在1947年前後,日本的額經濟只達到了戰前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基本上處於崩潰的邊緣。
但是美蘇關係的惡化以及北韓戰爭的爆發,讓美華人意識到日本的重要性,所以美國開始逐漸扶持日本,麥克阿瑟將軍曾經建議美國政府把日本當作反蘇聯陣營的遠東橋頭堡。
日美會成為盟友與日本人的民族性還有很大的關係。日本人向來崇尚武力,崇尚強者,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日本人充分明白了美國武力的強大,因而在戰後日本人會對美華人俯首稱臣,並且因此日本人得到了美國佔領當局的賞識,所以有了1951年《日美安保條約》的簽訂,該條約宣告日美同盟的形成。
單巴掌拍不響,要從兩個方面來說:
美國方面。二戰之後,美國國家戰略從西半球地區強國轉變為全球大國。歐亞戰略是其核心戰略。在這樣的戰略轉型下,美國遵從斯皮克曼提出的邊緣地帶理論,立足離岸國家,制衡邊緣地帶和心臟地帶。日本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環。
日本方面。日本在二戰結束之前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失敗在所難免,以重光葵、岸信介、吉田茂為代表的一群人開始規劃戰後的發展之道。選擇了先搭車,趁勢發展的戰略,其最終目的是重新成為亞洲主導大國。因此,也只能搭美國的車。
所以,這種轉變是美國和日本兩國國家戰略的重合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