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呼嚕哇君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用最舒適的執筆方法來寫不同大小的字。

    例如寫小楷我們用單鉤執筆法,筆捏得很低,就像現在寫硬筆字一樣去寫,試想如果筆執得很高,而小楷眼睛與字之間的距離又要相對近一些,手抬著寫寫久了,豈不是手很累,況且指尖神經分佈密度高,小楷點畫之間的細微變化在指尖上更能發揮出來。倘若寫大字,我們不懸肘而枕腕,又如何佈局大字的點畫,況且也施展不開啊。

    如論執筆的手指數目,有“大指中指夾管”、“大、二、三指搦管,四、五指不用”、“以四指齊排管上”、“五指齊力”之說。論執筆深淺,則有“撮管於指尖”、“置筆當指節彎處”之論。論執筆虛實,則有“執之慾緊”、“死指活腕”、“指實掌虛”之言。

    論布指疏密,則有“布指欲其疏”、“食指中指名指層累而下,指背圓密”之爭。論執筆高下,則有“真書去筆頭一寸二分,行草去筆頭二寸一分”、“真一、行二、草三”、“真書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之辯。

    古人執筆都各呈其姿,當代書家執筆也各有不同:有深有淺,有緊有松,有高有低。蘇軾就曾說,執筆無定法。

  • 2 # 深圳石巖風格紋刺青

    執筆的高低要根據字型的類別、大小和筆管的長短而定,筆管一般長約五寸,-般來說,寫小字執筆要低些,筆管無名指抵筆處離筆頭寸左右;寫中楷或大字,執筆要高一些,約二寸左右寫大楷和草書筆管要再執高些,約三寸左右。執筆越高,迴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於揮運。但過高了,下筆飄浮,寫字無力。“初唐四家”之- 的虞世南在《筆髓》-文中說:“筆長不過六寸, 提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 草三。晚明書家趙宦光在《寒山帚談》中說:“真 書宜溫重,故執筆去筆頭寸或寸二分:作行書則稍寬縱,執宜稍遠,去筆頭可二寸;作草書則運筆流宕,勢疾而逸,執筆更遠,去筆頭當三寸矣!”他還說道:“執筆不可好奇, 但取適意,則力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騎兵強大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