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城南以南舊城以西

    我覺得應該會是這樣!

    現在人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壓力也越來越大,好多人也就成了斜槓青年,有了第二職業,有時不是我們想去做第二職業,而是生活逼得我們不得不去成為一個斜槓青年。

    我的一個朋友,IT 行業,今年剛買房,付了首付,每月還款壓力大,性好他們公司加班還不算嚴重,所以他索性下班後去開滴滴來緩解生活的壓力,每天還跟我聊天說,年紀大了才知道生活的不易,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我問他後悔買房嗎,現在每天都那麼累,他說沒辦法,這是早晚得事,早一點承受壓力早一點讓自己成熟。

    最近有個女性朋友經常跟我抱怨他男朋友,他們在一起3年了,感情應該也還算可以,2人每天如膠似漆的,男的每天都給她做飯,接送上下班,年紀大了嘛,結婚應該來說是逃避不了的事情了。結婚買房的事情就成了影響很大的因素了,男方家裡條件一般,家是農村的,女方家條件挺好的,所以想在省會城市買房,首付大概需要80萬,就想著一家一半,這應該沒什麼問題,可關鍵是男的家裡實在拿不出那麼多,男孩也才參加工作1年,就這樣耗著,2人為買房的事整天吵架,3年的感情就像張薄紙一樣,一碰就碎了。男孩因為壓力,不得不晚上還要加班私自接活去幹,每天都很辛苦。所以不是我們想變成斜槓青年,而是時代的變化讓我們不得不成為一個斜槓青年!

    當今社會環境下,活下去的成本越來越高,一人分飾2角的職業再正常不過了,這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為了幸福指數,唯有努力!

  • 2 # 六月與安生

    都是相對的。社會有太多的不一樣的人,不管斜槓青年也好,還是其他人群,我們要做的本身的價值,才能更好創造不一樣的社會。

  • 3 # 馬先生屮

    “斜槓青年”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斜槓),出自美國《紐約時報》專欄女作家麥瑞克·阿爾伯(Marci Alboher)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方式的人群。他們在自我介紹時,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張三,歌手/演員/段子手/餐飲店老闆,“斜槓”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斜槓青年越來越流行,已成為如今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職場發展的趨勢。長期以來行政保護下的企業與員工之間“終生廝守”的固定關係早已不復存在,企業與員工之間相互的忠誠程度不斷下降,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一個人只為一個企業打一輩子工的餬口方式會一去不復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因為工作的事而崩潰痛哭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