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浩劉一

    頭灶。當年隸屬於何垛鹽場。明萬曆年間,公堤以東四五十里,普遍淤長成陸,荒灘上長滿茅草,鹽鹼得地面發白(如白灘頭),已具備立灶燒鹽的亭場條件。何垛場姓羅姓李的二位鹽民,跳出老灶區,到這裡開設新灶,時為東臺、何垛二場範堤以東的頭一個灶,就稱為頭灶。

    東臺其他鹽場也有不少排序第一的灶。東臺鹽場範圍,四灶社群有個頭灶,是清初來此地的第一灶;原範公有朱家一灶、黃家一灶、王家一灶,都在同心大隊內。何垛場範圍,原臺東鎮有南頭灶和北頭灶。安豐場有一灶。三倉有頭家灶、頭分灶。富安場有北一灶。唐洋有一灶。原富東鎮有盧家一灶。1942年劃出東臺縣為大豐縣的丁溪場也有一灶(同時劃出的還的草堰、小海,以下不再註明)。小海場的溫泉南面,有北頭灶、南頭灶。草堰場東團東邊由西向東的第一家灶,也叫頭灶。這11處16個頭一灶,當是各鹽場各區域內建的第一個灶,先民們希望稱為第一灶的爭先精神,變成了以方位、姓氏冠為某一灶的非物質灶名與地名,令人讚歎。

    革命戰爭期間,頭灶鎮東部屬曹䥕區、西部屬海堰區,成為我方活動的靈活區域,1957年撤區並鄉時建為頭灶鄉,其發展與名聲就優於其他一灶了。

    二灶。當年隸屬於東臺鹽場,現在四灶社群內,俗稱雙灶,附近有二灶橋。何垛場三灶的南面有南二灶。草堰場有雙棚子灶。

    三灶。三灶的歷史比頭灶早。該處原名紅草場,春夏長滿秋冬堆滿巨量的紅茅草,可燒鹽。北宋太祖開寶年間,何垛場姓王姓戴的幾個灶戶,到紅草場來開闢新亭場燒鹽,時屬何垛場第三灶,因之叫三灶。三灶與東臺土城構為犄角之勢,明代曾是臺城抗倭的前哨陣地。建國後為東臺公社、範公鎮機關所在地。加之有一座古代大鑊存於三灶村,因而此三灶較為知名。

    其他地方:唐洋有三灶。原六灶鎮有下三灶,梁垛場有丁三灶。安豐場有袁三灶。富安的三灶,是咸豐年間富安場的第三鹽灶,並有三灶河,後設過三灶村。草堰場南團有三座灶砌在一起,也稱三灶;小海場東部的則直名三戶灶。小計三灶有8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保戶需要年年申請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