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芒歷史揭秘
-
2 # 大河奔流001
司馬攸是晉武帝司馬炎同母弟弟。
他的死亡,純屬是政敵們的政治陷害。
司馬攸生性溫和聰慧,有治理才能,被封齊王,歷任驃騎將軍、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等要職,頗有政績。
武帝司馬炎在滅吳戰爭後健康狀況惡化,太子比較軟弱,以司馬攸的威望,朝野都希望由司馬攸繼位。
但司馬攸的政敵,司馬炎的寵臣荀勖和馮紞等人,唯恐司馬攸真的繼位後,自己難保,藉故以正太子名位為由要將司馬攸調回封國齊國。
後司馬炎下詔任命司馬攸為大司馬、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並回到齊國。司馬攸憤恨生病。
司馬炎又派御醫為司馬攸看症,御醫們又都稱司馬攸沒病,以致沒得到良好醫治,不久司馬攸病情惡化吐血而死。
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性格釋然
雖然說司馬攸平時性格溫和,對手下將領和封國百姓等很是關心。但是,司馬攸性情淳厚過人,而且容易動情。他哥哥司馬炎生病時,他就常在旁邊照顧,看起來十分悲傷憔悴。司馬昭去世時,司馬攸在服喪期間過度悲傷,超過了禮節規定的時長。數天滴水不進。最後被他生母王元姬強逼,才勉強進食。王元姬也在病逝前對他哥哥晉武帝司馬炎說他性情急躁,很是放心不下他,讓司馬炎要多多照顧司馬攸。這些事情都說明司馬攸容易動情,陷入自己的情緒中而難以自拔。
第二,奸人所迫
當時,朝中有兩個司馬炎的寵臣,一個叫荀勖,一個叫沈紞。他們兩人在司馬炎面前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以司馬攸的性格,當然是極討厭這二人。正逢司馬炎身體惡化,可太子及各皇子都軟弱無能,朝中很多人都希望司馬攸能繼任皇帝之位。可荀勖和沈紞擔心司馬攸登位後對他們不利,於是他們借太子之名要將司馬攸調回他自己的封國。太康三年(282年),司馬炎下詔任命司馬攸為大司馬、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並回到齊國。司馬攸知道是荀勖和沈紞在背後使壞,氣得生了大病。司馬炎知道司馬攸生病後,派御醫為其治病,但御醫卻稱司馬攸並沒有生病,導致司馬攸在病情加重後繼續被司馬炎催促上路回去。司馬攸無賴,只好抱病遠行。結果,不久後司馬攸吐血而亡。享年三十六。
司馬攸為人淳厚,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無法自拔。受到奸人誣害之後,心中極度鬱悶,導致心病驟生,加上舟車勞頓,不治身亡。所以,還是遇事莫衝動,少動怒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