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海平書藝

    在人們的記憶中清明節一般都是祭祖掃墓,追思先人。在清明當日,一般都是家族成員,集體去祖先的墳前進行祭拜,燒紙錢,哀思。一起話家長,追憶先人的往昔生活點滴,彷彿先人還在我們身邊!

    踏青的習相傳在先秦就形成了,也有人說形成於魏晉時期。《晉書》記載:每年的春天,人們結伴到郊外欣賞美景,到唐宋時期更加盛行。《舊唐書》上說:“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 所以踏青的習俗很早就開始流行。然而踏青的習俗形成最初和青明節無關,而與上己節有聯絡。

    上巳是指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宋書·禮志》:“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 上巳節固定為每年的三月三日。 節日那天人們集體去郊外踏青,在河邊水邊飲酒賞春,因為距寒食、清明都比較近,而清明時,春暖花開,春光明媚,正是人們出外踏青遊春的好時節,於是這個習俗就被放到了清明節後。

    因此,清明祭祖掃墓便和踏青先後一起進行,逐漸演變成一種習俗。

  • 2 # 無痕久久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的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春歸大地,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日美景。正是春遊踏青好時節。

    踏青這種時令性民俗活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遠古時代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尚書 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在西周,迎春踏青已成為禮制。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緬懷先人之餘,順便領略一下生機勃勃的明媚春光。調節一下情緒。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很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時人們清明踏青的盛況。

    清明節又名為踏青節,一來是節氣使然,這個時候氣候,溫度以及明媚的春光適合沉悶了一個冬天的人們出去透透氣,領略一下春的美好,另外清明掃墓時緬懷先人,情緒難免有點低落,掃墓之餘讓自己置身於明媚的春天裡,低落的情緒也會得到好轉,掃墓踏青就起到了一個過渡的作用,緬懷過去,吸取正能量,放眼未來,生機勃勃!

    今年的清明節,小夥伴們可有去踏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息肉吃中藥能根治嗎?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