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都是拿明星之間比較,比如“薛之謙和李榮浩哪一個更有才華”,“內地歌手哪一個能和周杰倫抗衡”。問這些問題的人是不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那種,還是故意讓兩家粉絲開撕,真的超反感這種人。世界和平不好嗎?
回覆列表
-
1 # 喜歡影視劇的小IT
-
2 # 流落黃泉地
這種明星之間的比較,最為有名的是譚詠麟和張國榮之間的對比了。在八十年代初期,譚詠麟是整個香港最為炙手可熱的男明星,八四年的《愛的三部曲》幾乎囊括了所有金曲大獎,本人還獲得了最受歡迎男歌手。而張國榮在混跡多年之後,終於以一首《風繼續吹》一夜爆紅,緊接著八十年代中期也獲得了幾個分量極重的大獎,一時之間成為了能夠與譚詠麟分庭抗禮的天皇巨星。兩人之間的競爭跨越了整個八十年代,而最為有名的還是兩人的歌迷相互掐架以及相互謾罵,其中譚詠麟的歌迷還砸過張國榮的車,而張國榮的歌迷也極盡抹黑以及謾罵譚詠麟。這是明星之間出現大規模的相比較進而引發惡性事件的源頭。
而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還是源自於人的本性,稱讚某一樣事物的時候,以貶低另一個事物作為修飾。而對於明星的歌迷或者影迷來說,理性的或許相對較少,然而一方起了頭,就會造就雙方無休止的謾罵。再者就是媒體的造勢,比如一個頒獎典禮,主要的競爭歌手之間的故事就是最大的賣點,這無疑就會帶起了相互攀比以及謾罵的節奏。當年田震和那英的事件,也就是頒獎典禮當中出現的意外,或許這根本不會是意外,而是節目組的靜心安排的結果,以達到最好的節目效果。
可以說,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會有以及所鍾愛的,也會有討厭的,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過觀眾的素質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有些粉絲為了凸顯以及偶像的光芒,特意抹黑偶像的競爭對手。殊不知這樣的結果只會令自己的偶像也蒙羞。
-
3 # 修道367
明星之間比較就是炒作唄!炒作後就增加曝光率!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只要能增加自己曝光率,光大群眾才能認識你。經常性增加曝光率群眾才能記得你,你的粉絲也多起來。在外界認識你多了後,就有人拍廣告,拍電影,拍電視劇等等。我認為明星是就是靠曝光率生存的。
這個社會屬於競爭性的社會,說優勝略汰可能有點誇張,我們不能說東西或者人或者其他的東西拿來比較,單純的就評論他對於不對。事情都有兩面性,比如小時候媽媽成天拿你和隔壁家的小孩做比較,現在想想其實他的初衷是想你更好,他有的優點你都有,他沒有的你也有。又比如其他同事同學甚至於不認識的人拿你和別人作比較,這我們可能就不太會接受了,好與不好管他什麼事。所以還要看比較的意圖是什麼,你怎麼看待這次比較的結果,如果你不在意的話,別人在說的天花亂墜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