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晚報

      早春三月,草木向榮,人面欣欣,微風徐徐,正是放風箏的好日子。

      清代詩人高鼎《村居》中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無疑是名頭最響的有關放風箏的詩句。詩中的“紙鳶”,即風箏,古時稱“鷂”、北方謂“鳶”。關於風箏起源的說法有多種,既有斗笠說、樹葉說,認為風箏的出現是受被風吹起的斗笠、樹葉的啟發,還有帆船、帳篷、飛鳥說等。觀點雖不一,但風箏很早便出現在中國,則是毋庸置疑的。《韓非子·外儲說》說,春秋戰國時,東周哲學家墨翟曾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或“木鳶”,不僅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距今已有2400餘年。

      古人發明“風箏”最初主要是軍事需要,承擔偵察、通訊甚至求救的功能。唐段成式筆記小說《酉陽雜俎》續集卷四引《朝野僉載》說,六國時公輸班(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也記載了風箏承擔“無人飛機傳遞情報”的功能,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侯景作亂,武帝被困於梁都建鄴(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將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風箏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建鄴被攻陷,梁朝從此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唐宋時期,風箏逐漸從軍事用途轉變為娛樂工具,且隨著造紙術的發展,紙糊的風箏逐漸增多。唐代詩人高駢的《風箏》說:“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其中的“絃聲響碧空”說明唐代的風箏帶弦,放飛之後可鳴發悅耳的聲響;南宋詩人陸游筆下的風箏則盡顯閒適和童趣:“竹馬踉蹡(踉蹌)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清代文學家孔尚任曾為無風放風箏而焦慮不安:“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明清時期,風箏的製作、裝飾技藝空前發展,清明時節,郊外踏青放紙鳶漸成一種風尚。文人賢士更是熱衷把親手製作的風箏贈予友人,並將其視為一項文雅的交際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焰紋章風花雪月專武怎麼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