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童話故事的人啊

    育雛前的準備:在進雛前要將育雛舍徹底打掃,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乾淨,並進行嚴格的消毒,如果是地面平養育雛,在進雞一週前還要將墊料在Sunny下暴曬,進行自然消毒。在進雛前要對育雛舍提前生火預溫,尤其是在晚秋、冬季、早春,一定要提前3天生火,讓牆壁、地面、設施都熱透,這樣舍內的溫度才比較平穩,容易控制。 ;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提供適宜的溫度可以有效提高雛雞成活率。由於雛雞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雛雞對溫度十分敏感,溫度過低,雛雞易扎群,容易擠壓而死亡,溫度過高,雛雞體內水分易蒸發,造成雛雞脫水,影響雛雞的生長。一般要求第一週雛雞舍為32℃~35℃,以後每週下降2℃~3℃,降溫幅度不能過大,降到18℃~20℃時脫溫。溼度過高過低都不利於雛雞的生長髮育。溼度一般1~10日齡為65%~70%,10日齡後保持在55%~65%。;科學飼養。在雛雞開食前要先飲水,在1~7日齡,可在飲水中加葡萄糖和電解多維,以利於雛雞卵黃體的吸收。1周齡後可飲用自來水,要保證水的清潔,且不能斷水。每天將飲水器用高錳酸鉀消毒一次。雛雞一般在孵出後24~26小時開食,開食料可用小米、碎玉米等飼料,3日齡後逐漸換為配合飼料。飼餵次數,一般1~45日齡每天飼餵5~6次;46日齡以後飼餵4~5次。每次不宜飼餵得太飽,要少添勤喂,以飼餵八成飽為宜。

  • 2 # 數控程式設計大空翼

    秋季溫度低且晝夜溫差較大,因此雛雞日齡越小,對溫度穩定性的要求也越高。初期日溫差應控制在3℃之內,到育雛後期日溫差應控制在6℃之內,避免因為溫度不穩定給生產造成重大損失。 判斷溫度是否適宜,不能只看溫度計的顯示,應該注意觀察雛雞的表現溫度。適宜時雛雞均勻地散在育雛室內,精神活潑,食慾好,飲水適度,溫度低時扎堆靠近熱源,發出嘰嘰的叫聲;過熱時雛雞遠離熱源,展翅張口喘息,發出“吱吱”的叫聲。 另外溫度控制應根據雞群和天氣的變化而靈活掌握,對健壯的雛雞可稍微降低些溫度,在適溫範圍內,溫度低些比溫度高些效果好,此時雛雞採食量大,運動量大,生長快。夜間因為雛雞活動量小,溫度應該比白天高出1℃~2℃。秋季寒流襲來時溫度要適當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槓的員工還是聽話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