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斯說瞬間
-
2 # 淑淑淑淑芬
題主認為的“認定一個人通常是一生”的印象概念大概是來自古代的貞潔烈婦吧。
為什麼古代要給這些忠於一生的貞潔烈婦樹立牌坊呢?因為它稀少,是榮耀的,需要“宣傳”。
為什麼古代的氏族都要對不忠的男女浸豬籠呢?因為它出現的次數多需要威懾警告。
我想題主如果想清楚這兩個問題,可能就不會覺得“認定一個人是一生”的情況是具有普遍性的了。
當然,題主會有這種印象是正常的。
因為自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的思想就被統治者利用來束縛民眾。儒家的思想在被統治者以統治為目的進行“最佳化”以後,糟粕的東西是存在的,就比如說它宣傳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就是男權、君權社會的文化產物。它逼著人們,尤其是女性,去適應去服從,如果你反抗,就是以一己之力去對抗整座封建主義的大山,在那個封建時代,無疑是不現實的。
所以,你會聽到各種為夫守節的烈女故事,覺得在古代,只要認定一人便是一生,其實這都是被那個時代所逼迫下的產物。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那麼多,哪裡會“忠貞不二”。
人的感受是不會依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你疼就是疼,你不開心就是不開心,你願意為一個人忠於一生也是一樣的,並不是古代的就多,只是古代它對待感情的要求更類似於我們現代對“忠貞不二”這一概念的表現形式,所以會有這種想法。
從本質上將,“認定一個人就忠於一生”的情況在古代,在現代是沒有變的,變的只是我們對事情的認知。
封建禮法,三從四德,從一而終,婦女敢不遵守?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倫理道德高於法律制度。
一來,社會不允許,倫理道德約束;二來,也沒什麼機會。
古代女子社會地位比男性低,在家相夫教子,哪敢有非分之想?農耕社會,古代女子一般也很少在外拋頭露面,跟外邊接觸也少,也沒什麼機會眉目傳情,或是開個窗戶遇到什麼西門大官人。
其次,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沒法參加科舉考試,因而古代女子讀書識字率比男性低得多,沒什麼機會跟他人飛鴿傳情書。
有如李清照那樣出身官宦之家的,也有柳如是那種文藝女青年,她們都知書達禮,堅守從一而終的愛情。
古代休書都是男性寫,主動權不在女方。現代社會,男女平等,非農業社會,走出去的機會多,同時誘惑也多。
人一旦讀了書,有了思想,就會去追求自由和理想,並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