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紅波819

    我到深圳第一個月的工資就辦了一個BB機,還記得是9909臺呼號92009。後來辦了聯通154號段手機換成了聯通傳呼臺,呼號與手機同號,後來加入聯通,聯通又合併了國信,呼臺又變成了163,但那個時候有手機測試工作,不限話費,也就不再用呼機了。

  • 2 # 太平保險勝利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BB機吧!

    手持大哥大,腰挎BB機,那絕對是成功人士了!

    一個字“牛”

  • 3 # 流浪的好奇

    以前的傳呼機有的是英文版的,後期才有了中文傳呼機,可以收中文短訊,打電話給人工臺,讓客服小妹發給傳呼機使用者,那個時代固定電話也不是每家每戶都有,接到傳呼之後,滿大家去找公用電話,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現如今人人都有手機,中國大陸地區的確後發先至,直接跨過了普及有線電話的階段,直接跳到了智慧手機。

    因此,沒有接觸過傳呼機那個年代的人,也真的無法理解只有傳呼機,沒有手機是怎麼樣的一種感覺。有傳呼機當時也不是大多數人,對於中國總人口而言,當時其實還是少數人才有,有傳呼機可比現在有蘋果手機牛多了,別在腰間,就是身份的象徵,那時候用得起傳呼機的不是生意人就是吃公家飯的人,有錢和有權的人才有,自然令人羨慕。

  • 4 # 魔鬼爸爸

    1999--2002年,當時最瀟灑的一句話就是:有事呼我(呼叫的意思,或者有事call我)。

    傳呼機準確的稱呼應該叫BP機或者CALL機,只有留言和時間顯示功能。那年月常規操作就是別在腰間(皮帶上),特顯眼的位置,走路起來都恥高氣昂不少,雖然不是非常貴,但擁有的人並不是很多,遇到同學朋友什麼的,自然而然的留下自己的號碼,不忘來一句,有事call我,感覺自己就是個成功人士,然後別人呼你的時候要先找到一個公用電話或者借別人的固定電話呼叫你的call機號碼,客服小姐姐接了電話後會問你呼叫誰,留言內容是什麼(比如 強子祝你生日快樂。或者收到留言請回覆電話),在BP機看到留言後再滿大街找公用電話打過去到指定留言的電話號碼。

    2002年起,手機開始流行,買一個手機以及辦一個手機號便宜不少,聯通130,131,133開始大規模放號;移動139,135,136,138開始大規模放號,那時候的通話費除了最低消費之外,不管別人打給你電話,又或者你給別人打電話都要收費,所謂雙向收費,平均一分鐘三毛五左右,簡訊一毛五一條,一個月話費在200--300左右。

    隨著手機開始流行,傳呼機也逐漸退出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教下各位,魏派vv7和奇瑞瑞虎8,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