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成長心理學
-
2 # 一個核子
首先你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尊重
比如:孩子不想吃豬肉,想吃雞肉,你可以告訴他,媽媽尊重你的選擇。這次我們就吃雞肉。
你可以跟他說什麼是尊重。
尊重就是不因自己的主觀意願強迫別人違背自己的意願
既然有尊重,那麼所有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所以,大人和小孩之間的尊重也只能是區域性的尊重,不全面的尊重
很多時候,還是大人的霸權主義的。
-
3 # 90後靜兒媽咪
引導孩子尊敬別人也就是所謂的教養,一個孩子的教養是透過家庭的不斷培養和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模仿逐漸形成的生活習慣和態度。
1.榜樣作用。以父母為榜樣,是孩子心中最常見的想法,在12歲之前,所有的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是透過模仿獲取到的。在待人接物的態度上面,通常是受父母影響,複製父母的言行舉止。父母樹立良好的榜樣,對於孩子塑造好的品質至關重要。
2.啟蒙動畫。在孩子接受新鮮事物的過程中,對孩子產生最直接興趣的就是色彩鮮豔和有聲的動畫類。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啟蒙動畫或者啟蒙音樂。
啟蒙動畫中闡述的場景會透過音樂和孩子能接受的卡通形象在孩子心中建立起深刻的印象,孩子也就會根據所看到和對映在腦海中的畫面,複製到日常生活當中。
3.思想灌輸在孩子做了不禮貌或者不尊重人的舉動時,一定要及時制止,並告訴孩子如何做才是最正確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獲得認同感是每個孩子都特別希望的。那麼,在灌輸良好品質的過程中一定要為孩子塑造一個目標,完成目標後,給予適當的誇獎和認同。
言傳身教,家長是孩子的影子,父母要成為孩子的典範,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讓他知道自己的責任,如果在家裡無法無天,他又如何尊重別人呢?教育孩子不是一方面的,要多方面配合的。或者說,家長要自己學著尊敬自己,尊敬是互相的
1培養孩子的主觀尊重的意識,需要從言語上和行動上引導
2孩子已經有了概念,卻不懂得尊重的重要性,讓他自己感受不被人尊重是不舒服的感覺,換位思考
總結:孩子是一張純白的紙,需要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讓他們也學習到尊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