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怪譚先生
-
2 # ww3721王建文
創作對聯要求平仄必然。但以思想性為優先,技術為次。平仄是是技術內容。遇到最好,不必思想技術。以常情常理常識為對聯第一考慮要素。創作對聯上聯心裡必然有一幅畫面,情境,常俗,和字意,和其它人物,景物。需對聯以從近到遠,從看到思想。從表到裡,從粗到細思維過程。從而畫面更加美麗周全,事情更加理想完善習俗更人格化字義對壘,故事全面。技術是服務這些的,離開這些,技術一錢不值。誰也不理。好的對聯,給人更多想象,不是平仄,整齊對稱,是相知相認的朋友在爭辨打鬧鬥趣。
看了這些回答的,令人哭笑不得。創作對聯是否可以不拘平仄?就如同問寫漢字是否可以不管筆畫?唱歌是否可以不管音律?
當然,漢字可以不管筆畫,唱歌也可以不管音律。但是你想想看,不管筆畫的字還是漢字嗎?不管音律唱的歌還是歌嗎?
對聯問世以來,在古時學對聯的人大都有兩種人,一是刻苦學習;二是研究對聯。
刻苦學習的是不問緣由,嚴格更加古來總結的規則而去創作。
研究對聯是追源探本,弄明白這些規則是怎麼來的,這些規則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古人崇尚頭懸梁錐刺股,因此才有中華的魁寶流傳於後世。而今人只翻開前一頁就叫苦連天,那麼這到底是對聯的問題還是學習者自己的問題。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一個“勤”字,一個“苦”字,足以說明學習沒有其它捷徑,只有這兩個字。
古人用了這兩個字,所以學有所成,可惜今天人不願意去學習,卻非要斷手割足,美其名曰“創新”。
有人說平仄限制了他的思想和意境,試問格律詩詞對聯中出現過無數的意境和思想,可如今讓你平仄不拘,試問你見誰有意境和思想。
“寫舊體詩,可以不拘平仄叫古體詩。”這句話本身有問題,既然是寫舊體詩,平仄不符合自然是學無所成,怎麼又推到古體詩上了。這樣又把古體詩看輕了,古體詩不過是相對於唐格律而言。古體詩只是一個總稱,裡面的不同詩體比格律詩還豐富,而且各體都有自身的規則存在,怎麼能夠隨便一寫就叫古體詩。
“寫對聯是不是也可以不拘平仄呢?”這個問題上面回答過了,這個提問本身就是個矛盾。這隻能說明沒有明白什麼對聯。對聯其中的兩個要求就是對偶與平仄。如果去掉平仄就是對偶,早期的對偶除了平仄不論,其餘的和對聯相似。
因此不拘平仄的對句是對偶句,並不是對聯。當然你也可以寫對偶,但前提是不能是因為寫對聯不成才勉強變成對偶。
關於學習古今中外的觀點相同。
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
而不是不問緣由,一味的割手棄足,只因是自己的心急與惰性。
高士其說: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