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杭州發生一起貨拉拉司機騷擾女顧客事件。據報道,這位司機要求女顧客取消訂單並採用微信付款,事後找女顧客“約炮”,併發送數條不堪入目的資訊,被拒後又打電話威脅恐嚇,女孩在恐懼中住酒店20多天不敢回家。
目前,當事人已經報警,事實和細節究竟如何,尚可未知。不過,有意思的是,貨拉拉回憶稱“多次透過致電、私信留言等各種渠道試圖聯絡該使用者,但始終無法取得聯絡。”這和女顧客方面陳述的主動找平臺溝通、取得證據、被勸和解的說法,大相徑庭。但顯而易見的是,直到今天,在事情已經被充分曝光、形成輿論壓力的境遇下,貨拉拉才公佈處罰結果、表態要登門道歉,前後隔了20多天。貨拉拉經營模式是O2O,是將社會上閒散的車輛集中起來,在貨和車之間進行資訊匹配,類似貨運版的網約車,出了司機性騷擾女顧客的情況,也理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與此同時,這兩天的樂清市女孩也遭遇害,滴滴平臺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社交出行軟體在給人們帶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作為社交出行軟體的滴滴或者是貨拉拉軟體,該如何去規避風險呢?
回覆列表
-
1 # 西一安鮮
事發當天,受騷擾女子就已經將該司機投訴至貨拉拉平臺客服。並且願意提供與該司機的語音通話錄音,但貨拉拉平臺以不能私自新增使用者微信為由拒絕錄音,聲稱及時反饋。然而,在接下來的三天內受騷擾女子連續向貨拉拉平臺尋求幫助,均未收到貨拉拉平臺回覆。
平臺該如何規避風險?首先我對於這個提問非常反感,在使用者受到騷擾的同時,不思進取如何改進自己的服務機制和安全機制,則是在這裡提問平臺自己如何脫責和規避風險?請問你還有沒有廉恥和道德?
目前中國類似的平臺服務的客服部門基本上都是外包團隊在運營。平臺服務商以每條投訴電話1毛或1毛5的價格與外包團隊結算。
對於投訴處理,客服的許可權只有“上報”,至於上報後如何處理,他們無權得知。“上報”之上還有一個“加急”選項。也就是說對於重大投訴可以選擇“加急”,不過服務平臺對於客服外包公司的考核有要求,如果每個月“加急”處理超過10%,將剋扣客服外包公司的費用,所以一線接線員,除非遇到非常重大的事件,不然誰也不願意點選“加急”,因為點一次就意味著要被剋扣一次。
瞭解了客服的運轉機制,你就能理解為何每次我們投訴時,對方態度很好,但卻一直遲遲不見迴應。而關於題主所問的平臺該如何規避風險,我拒絕回答。一個平臺不思進取如何幫助自己的使用者解決切身問題,還在這裡詢問該如何規避風險,真是不要一點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