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亮姐姐Nancy

    幼兒園老師只追求作品好壞,不看孩子的表現,明顯地違背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於教師教育評價的要求。《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孩子作品,是孩子在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最終結果或所呈現的一個形式。舉個例子,教師教孩子剪紙,比如,剪個蝴蝶的形狀。如果教師只追求蝴蝶剪的形狀對不對,顏色漂不漂亮,不看孩子的表現,那麼,就可能出現這些問題:

    1、孩子在剪紙的過程中,是不是按照蝴蝶勾勒好的線條進行剪紙的?

    2、孩子在剪紙的過程中,是否採用了對摺的方法進行剪紙?即省時又省力。

    3、孩子在剪紙的過程中,哪個部位不能剪好,是方法不對還是姿勢不對?

    4、孩子在剪紙的過程中,是否進行了衛生教育,能否把碎紙收拾好?

    5、孩子在剪紙的過程中,同伴之間交流了哪些內容?

    僅舉五個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教師在教孩子的過程中,要及時發現或解決的,蝴蝶剪的好的孩子,是什麼原因?不能剪好的孩子又是什麼原因?他們之間差到哪裡?評價過程是教師與孩子共同參與、相互支援與合作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及時的評價,可調整幼兒學習的狀態、程度和效率。如果,這次剪蝴蝶對於某個孩子來說,作品並不是十分的完美,但卻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那麼,就應該在這次活動中給與孩子一個恰當的、公正的評價,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進步。沒有師生交流、沒有師生互動的評價,是教師教育過程中的一個缺欠,不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地與教師溝通,教師需要調整教育過程中的評價環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一汽、上汽和廣汽,哪個企業最有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