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橋是湖北省咸寧市境內的軍事要隘,武漢南面的第一門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1926年8月,北伐軍攻入湖北。直係軍閥吳佩孚急調重兵扼守汀泗橋,企圖阻止北伐軍北上。26日,北伐軍向汀泗橋發起進攻,遇到敵人頑抗,前進受阻;當地農軍帶第四軍(軍長李濟深)第12師(代師長張發奎)第36團(團長黃琪翔)和第10師28團、29團趁夜從小路直插敵陣地前沿,發起夜襲,力克敵軍前沿數處要點。次日凌晨總攻開始,35團從正面吸引敵軍注意力於鐵路橋,30團和葉挺獨立團一營加入攻擊行列,北洋軍全線動搖,開始向咸寧轉移;葉挺獨立團由當地農軍帶路,攀越彭碑的崎嶇山路繞道古塘角,向正在沿鐵路線撤退的北洋軍出其不意地發起猛攻,導致北洋軍全線崩潰,朝咸寧方向倉皇逃竄,北伐軍奪取了汀泗橋。
汀泗橋是湖北省咸寧市境內的軍事要隘,武漢南面的第一門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1926年8月,北伐軍攻入湖北。直係軍閥吳佩孚急調重兵扼守汀泗橋,企圖阻止北伐軍北上。26日,北伐軍向汀泗橋發起進攻,遇到敵人頑抗,前進受阻;當地農軍帶第四軍(軍長李濟深)第12師(代師長張發奎)第36團(團長黃琪翔)和第10師28團、29團趁夜從小路直插敵陣地前沿,發起夜襲,力克敵軍前沿數處要點。次日凌晨總攻開始,35團從正面吸引敵軍注意力於鐵路橋,30團和葉挺獨立團一營加入攻擊行列,北洋軍全線動搖,開始向咸寧轉移;葉挺獨立團由當地農軍帶路,攀越彭碑的崎嶇山路繞道古塘角,向正在沿鐵路線撤退的北洋軍出其不意地發起猛攻,導致北洋軍全線崩潰,朝咸寧方向倉皇逃竄,北伐軍奪取了汀泗橋。
為了挽救直係軍閥敗亡的厄運,吳佩孚調重兵退守另一軍事要隘——賀勝橋。1926年8月27日,葉挺獨立團在攻克咸寧後,向賀勝橋乘勝追擊。吳佩孚親自率軍主力趕赴賀勝橋迎戰。8月30日拂曉,葉挺獨立團在楊林塘猛攻突入敵人主陣地,向桃林鋪攻擊前進。戰鬥十分激烈,雙方展開了肉搏戰。獨立團很快突破了敵方防線,向縱深推進。吳佩孚部從側翼友軍陣地反擊,企圖對葉挺獨立團實施包圍,獨立團遭到敵軍三面炮火的襲擊,傷亡很大;第10師第28團和第12師第36團適時增援,協力抗敵,突破吳佩孚部桃林鋪防線,向賀勝橋發展進攻。第7軍攻佔王本立後,迅即向賀勝橋東側的南橋攻擊。吳佩孚部正面失利加上側背受敵,全線動搖,吳佩孚的督戰隊連殺數位旅團級軍官,仍不能挽回敗局。最後獨立團從正面攻克了吳佩孚的指揮陣地,吳佩孚乘專列倉皇逃往武昌,手下軍隊紛紛潰退。北伐軍於30日上午攻佔賀勝橋,俘敵3500餘人。在汀泗橋和賀勝橋的戰役中,葉挺獨立團建立了赫赫功勳,成為百戰百勝的先鋒隊,為它所在的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稱號。而第七軍也因賀勝橋戰役,贏得了“鋼七軍”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