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想和世界聊聊
-
2 # 耳機俱樂部小白
完全能,而且眼睛的結構及其缺陷也是進化的結果,並非一個“完美設計”(比如人類眼睛的結構存在不合理性,包括存在盲點)。方舟子寫過一篇科普文專門講這個,可以找來看看。
完全能,而且眼睛的結構及其缺陷也是進化的結果,並非一個“完美設計”(比如人類眼睛的結構存在不合理性,包括存在盲點)。方舟子寫過一篇科普文專門講這個,可以找來看看。
太能了。當然了,你得先明白進化論(演化論)說的是什麼。
簡單來說四個字,環境選擇。
拿哺乳動物來說。最開始的哺乳動物和爬行類眼睛結構差不多,適合白天活動。但問題是那時候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是恐龍,而恐龍是冷血動物,到了晚上活動能力大大降低,所以哺乳動物的祖先裡,適應晚上活動的就容易活下來,那麼這個夜間活動的行為經過一代代的交配,最終留在了DNA裡。在這個夜間演化的過程中,對顏色不敏感的個體又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勢——眼睛在對顏色的敏感度下降後,對光暗的敏感度大大提升,這對於夜間捕食、躲避危險簡直太有用了。於是在哺乳動物一點點演化成夜行動物的同時,大多數色彩也從早期哺乳動物的色譜裡面剔除了。
然後就是大滅絕時代,地球不再有恐龍這個巨無霸種群,轉而進入了哺乳動物稱霸的時代,關於這個話題,原因很多,就不細講了。現在生物鏈頂端既然是哺乳動物了,那麼回到白天活動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那麼白天活動需要分辨色彩的能力,所以那些對色彩感知度強的個體就容易活下來,得到交配留下DNA的權力,慢慢的,哺乳動物又能分辨顏色了。而這裡好玩的一點是,越頂級的捕獵者,對顏色的敏感度越差,原因很簡單,人家生存壓力小,色盲的基因自然代代流傳。而被逼得使用工具,群居,到最後大腦越來越發達的我們的祖先——南方古猿,因為製作工具和採集果實需要分辨色彩的能力,最終我們以一種極不穩定的突變的方式,重新獲得了感知紅黃綠等顏色的視覺能力,而這次突變到現在時間太短,而且我記得是一個其它動物用來感知一種顏色的構造,被我們用來感知三種顏色,所以這個突變很不穩定,所以我們現在才有那麼多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