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點老師
-
2 # 青春期手冊
1、小時候,父母是我的領路人,他們教我明白幸福是一件具體的“物品”。擁有一個漂亮的洋娃娃,一隻精緻的分體式水壺,一輛粉色的帶簍子的腳踏車,一件漂亮的連衣裙,一枚美味可口的蛋糕,這些具象的一個個構成了美好的童年,與期待同行,與美好同行。父母用他們力所能及的物質條件,儘量給我創造更多美好的空間。
2、長大後,父母是我的同行者,他們教我明白幸福是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在學生時代,父母陪伴我闖過一場又一場考驗,初中,高中,大學,每個階段,我的同行者都和我一起把大目標分解成無數個可量化可視的小目標,看著賽道上的我,為我加油,鼓勁。在失敗時,他們鼓勵我不拋棄不放棄,在成功時,他們告誡我不驕傲不狂妄。無論何時,他們都默默陪伴在我身邊,他們是我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同行夥伴。
3、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是我眼裡最牽掛的物件,他們教我明白幸福是一種“心態”。人到中年,經歷過很多事,也慢慢理解很多事。中年的危機,讓我真正體會,事業的瓶頸帶來的困擾,父母的老去帶來的慌亂,孩子的不斷長大帶來的不確定感。父母以朋友的姿態安撫我,陪伴我,讓我在兵荒馬亂裡,明白歲月靜好,一路向前。我從中汲取到力量,並內化成內在的動力,昂首向前。良好的“心態”,帶來良好的“狀態”,沒有什麼能比這更有對抗歲月的力量。
三十歲的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十歲之前對父母很敬畏,總覺得他們無所不能,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覺得辛苦,總覺得他們永遠不會生病,會一直在。
十歲到十五歲的時候,覺得父母太煩人了,什麼都管,當時母親太兇,總是動手,不敢惹她,但是父親從沒動過手,就對父親惡言相向,仍然記得的一句話:你憑什麼管我?!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抱歉,不知道那時候怎麼了,看誰都覺得不順眼。
十八歲第一次出門上大學,開心的蹦起來,終於脫離家庭管束了。但是很快就打臉,軍訓的時候異常想家,打了電話哭的說不出來話,這時候開始感覺對家的依戀了。
二十幾歲結婚了,被接走的那一刻,哭的不能自已,覺得自己再也不是孩子了,忽然有點兒害怕。
後來生了孩子,才真正感受到父母深深的愛,可惜父母年歲漸高,身體不如從前,才深深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現在只希望父母都好好的,健康平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