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可愛迷你兔

    其實內向的問題不是內向性格本身,而是旁人都認為內向是錯的,受到這種暗示久了你就會真的認為內向是自己的錯,於是就會害怕犯錯而越發謹慎,也就因此表現的更內向。你應該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並且學會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告訴自己自己沒必要害怕,內心應該有自信這樣才能好一點

  • 2 # 平易心理研究

    你好,我曾經在20多年前和你有過類似問題,那時我20歲,性格也特別內向,在社交場合中,會很敏感,內心裡就好像有一個預警雷達,總是機敏的掃描和警惕著他人,對他人的表情、態度以及一言一行都很敏感,另外,由於涉世未深,不瞭解他人心理,所以,也總擔心別人會不會在心裡瞧不起我,或者會不會有耍我、算計我、傷害我的想法,所以,我有很強的戒備心理。嚴重的時候,感到心都是懸著的,冷不丁別人聲音大一點或者咳嗽一聲,我立馬有種過電似的驚恐的感覺,並且感覺那個人是不是在針對我。當然,後來學了很多年心理學,社會閱歷也豐富了,人際交往經驗也多了,慢慢我明白了,其實,多數時候,是我自己太過敏了。

    我來解釋下原因:

     

    如果我們在家裡和自己家人可以很自在很放鬆,而在社交場合就表現得特別內向敏感,其實這是由於我們對這兩種不同的人際環境,我們的身心所自動做出的反應模式。

     

    人是經驗的動物。

     

    我們對外在環境、他人做出何種反應,其實,完全是基於我們過去的經驗。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和家人在一起,以及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感覺會有什麼不同:

    家人由於親緣關係,比如父母,他們是不會傷害我們的,並且,我們和家人相處了一二十年甚至幾十年,所以,大量與家人的交往經驗告訴我們,他們對我們的行為是完全可以預測的,他們是不會傷害我們的,是完全可以信賴的,所以,和家人在一起,我們的心門是開啟的,心理是不設防的。所以,我們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是自在放鬆隨意的。

     

    相反,當我們和不那麼熟悉的人在一起,由於不瞭解他們,也沒有和他們過多的交往經驗,於是,我們也就無法預測他們可能對我們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是友善的?還是不友善的?尤其當我們曾經被人傷害過,這種受傷的負面的經驗,更會讓我們產生焦慮、擔憂甚至是恐懼等情緒。實際上,這些情緒,一來會讓我們更加敏感,警惕可能存在的傷害,二來,這些情緒讓我們有一種痛苦體驗,這時我們就會產生趕快逃離當下的這個社交場景。實際上,這些情緒是在暗中保護我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以前過年都發生過什麼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