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之雄鷹
-
2 # 祥河詩語
方臘起義是“大盜”,宋江造反是“小賊”,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
梁山一百單八將,那是小說描寫,真實的歷史是“去時三十六,來時十八雙”的三十六個梁山好漢。梁山,蛋丸之地。能聚起數萬嘍囉已經不錯了,怎能與方臘近百萬義軍相提並論?先不管宋江打沒打過方臘(歷史沒有記錄),就憑宋江區區幾萬人馬不死光光都算是賺了呢。
梁山好漢的故事由於在民間流傳很廣,在說書人的嘴下添油鹽加醋不斷美化、神化,再經文人結整合書,自然帶有很濃烈的神話色彩和百姓愛恨在裡面。當然也就有今天的認為,而《水滸傳》一書功不可沒,但在明朝末年和整個清朝都是禁書!只有一些故事在民間私下流傳。
方臘起義,聲勢和影響都大大超過宋江造反,不是一個重量級。方臘算是起義,宋江只算是造反,假如宋江被朝廷招安以後真的參與了鎮壓方臘起義,那也只不過是“參與”而已,憑實力肯定當不得主力。
-
3 # w是露露
梁山被招安後,輔助朝庭,鎮壓方臘,缺少天時地利人和,又時常被奸人算計,所以損兵折將情理之中,至於後一來平方臘,那是兄弟們血命換的。
-
4 # 哥哥123
看過水滸傳嗎?是一個作者寫的嗎?上冊和中冊前半部分和剩下的你們覺得是一個作者的思路嗎?古時在皇權統治下,有些書不能亂寫,不然會被當做反書受牽連,高鄂接下去寫的,明顯為了迎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再者,水滸傳只不過小說而已,開頭就寫到108個妖怪出世,18年後變成108將
戰爭的勝利,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梁山一百單八將出打方臘,沒有天時,也沒地利,更沒人和,當然失敗是必然結果。
先說天時。梁山英雄之所以稱為英雄,是在當朝的無能和混亂下的產物,是人民心中除暴安良的希望,當他們招安了,已失去暗中掩護和擁護人民,方臘卻剛好深得人心了。天時上,輸了。
然後說地利。方臘在南方,又是主場作戰,而梁山英雄大部分是北方人,肯定是會水土不服和不習慣。地利上,已輸。
最後說人和。梁山好漢,很多都被迫上梁山,對當時朝庭是心懷失望和恨的,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想招安,這就造成人心渙散,不齊心,不團結。人和上,也已輸了。
所以才會出現一百單八將不敵八元帥,當然最後也打敗了方臘,那是以慘重為代價,無論在英雄情結上,還是戰爭內容上,都給人以悲。
同樣的英雄在不同地方,可能不是英雄,而且梁山上的一百單八將,有許多人也沒有真真的大場面作戰經驗,而且裡面的不少人也是一技一武之長,離將還是差好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