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牛帶你過消防
-
2 # 楊楊老師談教學
孩子由對父母言聽計從到有自己的想法,這是長大的表現,家長應該欣喜地面對這種成長。
經過一年的適應與磨合,二年級的孩子已熟悉並喜歡上了學校生活,他們的世界裡已不再是隻有爸爸媽媽了,他們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這是孩子長大的表現。
在與同齡人的相處中,他們互換資訊互通有無,他會發現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就會給孩子買這買那,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就不批評孩子更不打罵,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就讓孩子看電視或玩手機……有了比較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要求,具體表現就是犟嘴、不聽話,家長應善於洞察孩子的變化,多與孩子溝交流,孩子年齡段不一樣,心理特點也不一樣,家長不能以不變應萬變,應隨著孩子的變化而調整,陪孩子長大,就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從出生到入學,孩子完全依附於父母,父母也習慣了這種依賴,當孩子開始獨立,可能會不適應甚至失落,但就像紀伯倫所著《孩子》中說:孩子只是經由你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的獨立的和你不一樣的靈魂,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他,給予他足夠的愛和安全感,讓他能在今後的日子裡獨立前行。
-
3 # 賴頌強講孩子抑鬱休學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有一些壞毛病和缺點等等,總是和父母頂撞,也不聽他們的話。出現了這種問題以後,家長們不要急於打孩子,也不要當著眾人的面罵他,這樣會讓他們失去自尊心,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人生。那麼孩子老頂撞父母怎麼辦?
孩子老頂撞父母怎麼辦?
首先要了解自己小孩的脾氣,在意他能接受的方式去給他講明道理,記住,別一副自己是教育者,小孩你是做錯事的人。一定要有耐心,要注意語氣,要控制自己的怒氣,別說著說著就又發火了。
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嘮叨,特別是進入叛逆期的孩子,你越是嘮叨,孩子越是不聽。
與小孩溝通時要仔細觀察他的表情啊、動作啊,如果覺得他在接受你的意思時,要進一步深化主題。完了之後可以跟他商量一下這個週末一起出去玩什麼的。要實行給一巴掌再給一顆糖的政策,你可千萬別真的打小孩啊,只是比喻。策略要對症下藥,到底該怎麼辦,還要你自己拿主意。
-
4 # 賴頌強講孩子叛逆厭學
孩子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這是如今特別常見的現象。
因為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的緣故,所以家長們就會對他們百依百順,爺爺奶奶也很寵他們。偶爾地一次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頂撞父母,所心所欲。
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在言語上,他們沒有對父母起碼的尊重和客氣,甚至完全故意和父母反著來,父母說東,他們就非說西,唯一的目的就是讓父母生氣。
當然,這並不是說孝順就是要對父母百依百順。
當孩子開始頂撞自己時,父母們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真的是孩子開始耍小性子了,父母就要開始引導孩子,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一談,多問問他們為什麼不開心,為什麼唱反調,耐心的指導他們,擺正心態。
回覆列表
二年級大概應該七歲左右。如果有下列情況:
1.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
2.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
3.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
4.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生氣就撕書,摔東西;;
5.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容易動手。
那麼恭喜你,孩子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經過這個階段,孩子應該會更加成熟,所以不要憂愁,這是孩子成長的印記。
怎麼辦?很簡單。
第一,家長要學會傾聽,不要一味的灌輸,現在是孩子給你回饋的時候,孩子的需求要聽,要理解。
第二,家長要學會恩威並施、剛柔兼濟,換句話來說就是既要給胡蘿蔔也要有大棒,但不要讓孩子輕易看穿。
第三,家長要有底線意識,要讓孩子不要觸碰底線,否則沒得商量。
第四,家長要以身作則,現在的孩子和過去不一樣,平等意識較強,不能家長做不到讓孩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