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烹古
-
2 # 跳舞的土豆
秦軍尚武,在戰鬥中,笨重的頭盔和鎧甲,會影響戰士們在戰場的發揮,所以戰士們,在戰場上殺敵的時候,寧願不穿鎧甲和頭盔。有的甚至直接是赤膊上陣。
《史記》中也多次記載了秦軍在戰場上軍士的形象,皆是袒胸赤膊,奮勇殺敵!它們體現的是秦人尚武、為利益而不顧生死的精神。也正是秦軍的這種尚武精神個激勵制度成就了秦始皇及其數代祖先的千秋大業。
而秦始皇兵馬俑則是根據當時秦軍的原始造型所建造的。
-
3 # 秦嶺秦峰
秦軍尚武,在戰鬥中,笨重的頭盔和鎧甲,會影響戰士們在戰場的發揮,所以戰士們,在戰場上殺敵的時候,寧願不穿鎧甲和頭盔。有的甚至直接是赤膊上陣。
秦始皇兵馬俑為何沒有頭盔?
很多參觀過秦始皇兵馬俑的遊客,會對其恢弘的氣勢印象深刻。但秦始皇兵馬俑也會顛覆人們對古裝電視劇中兵士“金盔重甲”的認知。兵馬俑的形象雖然高大,但兵甲基本僅護住心腹等關鍵部位,而且並不戴頭盔。這是為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秦崛起的歷史來看。秦先祖最初被周天子封在西北邊陲,負責為周天子養馬,此時國力很弱,無法與中原等地諸侯國相比。在當時的生產力下打造一幅盔甲,耗費巨大。秦國力很難負擔。同時,由於在邊地,長時間與西北遊牧民族接觸、作戰,秦兵也更為驍勇善戰、更加彪悍。韓非子在自己的著作中,記錄了初次接觸秦人的感受。他說:秦人聽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朱熹也說過:“秦人之俗,大抵尚氣。先勇力,忘生輕死。”如此蠻勇的秦兵,作戰時注重進攻、防禦性的甲冑反而居次。
其三,在商鞅變法後,秦國打破世襲制,實施“軍功制”,按照在戰場上斬首敵軍的首級多少來封賜爵位。這一制度讓秦兵更加勇猛,在戰陣中不惜一切衝鋒向前,只為能收穫更多的首級,從此擺脫“人下人”的地位,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敵人脖子上的人頭,在秦兵眼裡就是明晃晃的“權力和財富”,這個時候恨不能身輕如燕,跑在別人前面多砍幾個頭,哪裡肯頂著幾十斤重的盔甲拖慢自己的腳步?
其四,在秦始皇大一統後,雖然秦國國力強盛,但秦軍勇武之風未變,北阻匈奴、南征百越,很多過去的作風、制度仍然沿襲下來。兵馬俑是照著當時秦軍的真實風貌塑造的,因此時隔千年,我們仍能感受到歷史上秦軍銳不可當、氣勢如虹的情景。
其五,這也可以說是另一種解釋。根據兵馬俑出土的位置、其他陪葬品等資訊,其可能並非秦國的“野戰軍”或者說正規軍,而是秦始皇的衛隊、禁軍。禁軍的主要作用為護衛、警戒秦始皇安全之用,因此身著輕甲、不戴頭盔,更利於活動、應付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