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枝寒梅初中英語數學

    我認為“缺乏心理營養”是指:一個人如果在他的童年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以及周圍人的心理支援與讚美,那麼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就會顯得焦慮、孤獨、敏感、不自信、沒有安全感,他會無意識地尋找那一份屬於自己的愛與支撐他的精神力量。

    而這種心理上的缺失在他成年後又會傳給自己的孩子。

    心理上的缺失就像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它隨時吞噬著我們的安全感、價值感,讓人感不到快樂。

    所以,缺乏心理營養的父母,要培養出內心富足的孩子,最關鍵的是先要改變自己,讓自己首先成為一個心理營養豐富的人。

    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僅需要有營養的健康的食物,還需要堅持鍛鍊;而一個健康的心理也一樣,既需要充足的心理營養也需要鍛鍊。

    那麼,如何補充心理上的營養呢?

    1.平時多聽一些舒緩的、讓人輕鬆愉快的音樂,多看幽默、搞笑的情景喜劇。

    2.多讀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積極樂觀的、勵志方面的書籍或雜誌。

    3.培養自己多方面的愛好,比如下棋、養花、養寵物、剪紙、畫畫、練琴......

    4.平時多與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相處。

    5.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做情緒的奴隸,不要輕易發脾氣,要知道“他人氣我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的道理。

    6.和家人和睦相處,多一些愛與寬容、少一點恨與爭吵,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和睦、樂陶陶”的家庭,讓孩子時時處處感受到家的溫暖、愛的氣息。

    補充心理營養的同時,也需要補充心理上的“力氣”,如何補充呢?

    1.每天堅持鍛鍊身體,有條件的可以上上瑜伽課。

    2.多吃健康的綠色食品(雞蛋、牛奶、瘦肉、瓜果蔬菜等),少吃肉。

    3.戒除網隱、戒菸限酒,糾正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等。

    只有父母的心理健康了,他們才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才能給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營養。孩子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質上的富裕,而是精神上的自信、充實與平靜。

    一棵小樹的成長需要Sunny、空氣、水和養分,而孩子的健康生活既需要生理上的營養,也需要心理上的營養。

    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成為身心健康的、樂觀自信的、合格的好父母好家長,更願天下的孩子能在父母恰當的關愛與呵護中健康成長!

  • 2 # 紅茶橄欖1

    原則上是沒辦法的,但的他們想了個無懈可擊的方法,就是用雞湯和無限氾濫的愛心孝心之類的膨化食品填補,外表看也頗為富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男人三十一朵花,女人三十老人家。現實是這樣的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