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KUSTang
-
2 # 與風互語
真的,在現實生活中孝子真的不多見,老人家活著的時候棄之不管,有病了幾乎不管的大有人在,老人死後第一件事就是搞財產,鬧的風風揚揚的也不在少數,死後搞的儀式哪可真是風光呀!有用嗎?沒用…因為你所做的一切眾人都清楚,真的不想在多說了,總之一句話,人在做天在看,會遭報應的。
-
3 # 海納百川俊採星馳
很多時候,愛是不動聲色地去做
就好像小時候看到的廣告,媽媽在外邊忙活了一天,滿身疲憊的回到家,5歲的小男孩,端起了半盆水,說,媽媽,洗腳。
此時此刻的愛,是一股溫暖的力量,在母子之前互相傳遞!
我覺得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形式主義。
同理,ktv更是三五好友消遣的地方。一首《父親》《母親》,一方面容易調動氣氛引起共情,另一方面可以讓別人覺得自己有這份心。
他們,太注重別人的看法了。
誠然,人情社會,需要的是彼此之間的瞭解與判定,所以很多人會刻意花費大力氣塑造並不符合自己的人設,也不願意一點點改變不合群的自身特徵。
孝與不孝,更多地取決於教育。我相信如果父母以身作則,恪守孝道,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太可能大逆不道。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不孝之人時,切記:就算他真的不孝,很多時候問題也絕不僅僅都在他身上;更何況很多時候只是你不瞭解他的家庭模式與相對應的盡孝的方式。
如其他回答所言,打電話只是一種溝通的方式,談不上盡孝。
當然,雖然題主明確指向形式孝順的人群,但我還是要提醒一下,不是所有看起來孝順的人都不孝順。這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