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戴草帽的小老鼠

    古人用詞很注意含蓄,有時明明是心裡所反感或排斥的,嘴裡說出或文字寫出來時卻總是會委婉一些,聽起來還覺得比較文雅,比如“過稱”和“僭稱”這兩個詞。過稱,是過譽的意思,如《後漢書·明帝紀》:先帝詔書,禁人上事言聖,而閒者章奏頗多浮詞,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不省,示不為諂子蚩也。

    說的是漢明帝不喜歡屬下拍馬屁,反對給帝王歌功頌德,有意抑制那些擅長“過稱虛譽”的人,這裡的“過程”就是過分讚美。後來也成為一種謙詞,比如汪廷訥 《廣陵月》:

    [生] 永新 ,你果然歌得好。[旦]奴婢何當陛下過稱。

    陛下您過獎了,我哪能擔得起?

    說別人“過稱”的,多是出自於主觀臆斷,比如同朝為官,某一官員經常被主子或者大家誇讚。久而久之,個別人聽多了會感覺不自在,出於妒忌心理,有可能會認為被誇的那個人是“過稱”了。

    僭稱,是名不副實卻有意要擔某種名分的意思,也就是“妄稱”的意思,比如《三國演義》第十四回就用了僭稱這一詞:策怒曰:“汝賴吾玉璽,僭稱帝號,背反漢室,大逆不道”

    當時袁術向孫策借兵,結果孫策拒絕並大罵袁術,認為他仗著有傳國玉璽,僭稱帝號,屬大逆不道之人。這裡的“僭稱”就是名不副實卻妄稱的意思。後來,僭稱逐漸成了謙詞,不一定用在政治方面,比如李漁 《巧團圓》:

    我從今以後,只得僭稱婆婆,喚你們做孩兒媳婦了。總的來說,被認為是“過稱”的人,一般並非他自我誇耀,多是被動的受人誇獎;而被認為是“僭稱”的,多是主動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去給自己冠上某個名號,這類人往往成為公敵,被罵的比較多些。
  • 2 # 戴草帽的小老鼠

    古人用詞很注意含蓄,有時明明是心裡所反感或排斥的,嘴裡說出或文字寫出來時卻總是會委婉一些,聽起來還覺得比較文雅,比如“過稱”和“僭稱”這兩個詞。過稱,是過譽的意思,如《後漢書·明帝紀》:先帝詔書,禁人上事言聖,而閒者章奏頗多浮詞,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不省,示不為諂子蚩也。

    說的是漢明帝不喜歡屬下拍馬屁,反對給帝王歌功頌德,有意抑制那些擅長“過稱虛譽”的人,這裡的“過程”就是過分讚美。後來也成為一種謙詞,比如汪廷訥 《廣陵月》:

    [生] 永新 ,你果然歌得好。[旦]奴婢何當陛下過稱。

    陛下您過獎了,我哪能擔得起?

    說別人“過稱”的,多是出自於主觀臆斷,比如同朝為官,某一官員經常被主子或者大家誇讚。久而久之,個別人聽多了會感覺不自在,出於妒忌心理,有可能會認為被誇的那個人是“過稱”了。

    僭稱,是名不副實卻有意要擔某種名分的意思,也就是“妄稱”的意思,比如《三國演義》第十四回就用了僭稱這一詞:策怒曰:“汝賴吾玉璽,僭稱帝號,背反漢室,大逆不道”

    當時袁術向孫策借兵,結果孫策拒絕並大罵袁術,認為他仗著有傳國玉璽,僭稱帝號,屬大逆不道之人。這裡的“僭稱”就是名不副實卻妄稱的意思。後來,僭稱逐漸成了謙詞,不一定用在政治方面,比如李漁 《巧團圓》:

    我從今以後,只得僭稱婆婆,喚你們做孩兒媳婦了。總的來說,被認為是“過稱”的人,一般並非他自我誇耀,多是被動的受人誇獎;而被認為是“僭稱”的,多是主動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去給自己冠上某個名號,這類人往往成為公敵,被罵的比較多些。
  • 3 # 很暖5

    由古視今,官場一直都是非常具有潛規則的領域。一個是因為上官掌著你的烏紗帽,不可不捧,二是人皆有虛榮之心,為取他人歡心,故而如此。

  • 4 # 瞭然翁523

    古代官場稱謂中的"過稱“,指稱譽太過而不符事實。後漢書 明帝紀 永平六年詔:“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宜抑而不省。”

    僭稱:1,過份。指超過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職權行事。公羊傳 昭 二五年:“諸侯僭於天子。”2,差失,過分。詩 商頌 殷武:“不僭不濫,不敢迨遑。”左傳 襄二六年:“賞僭則懼及淫人,刑濫則懼及善人,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

    以上均摘自《辭源》

  • 5 # 冰心蛹蟲草

    在古裝劇中,經常出現什麼張大人、李大人的一通亂叫。在真實的古代官場中,哪怕是初出茅廬的進士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這不僅僅是錯誤,而且會得罪一大群人。古代官場的稱呼非常有講究,是不是自己陣營、關係是否親近,從稱呼裡就能聽出來。那麼,在真實的官場中,應該怎麼稱呼呢?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中國自古有個傳統,官場上稱謂往往喜歡往大里叫,拿現在來說比如對於“副職”,下屬們在稱呼上往往都不會刻意的加上一個“副”字,像副局長一般場合下也叫局長。如此叫法理論上也不錯,一來表示下屬對上級的尊敬,二來也是封建時代的文化遺留。

    官場稱謂“泡沫”現象主要形成於唐代,只要虛銜高於實職或榮於實職,就以銜稱代替職稱,再加上那個時期虛銜氾濫,結果便導致了稱謂“泡沫”的不斷增長。

    唐肅宗時,張巡在雍丘抗擊叛軍令狐潮。佔地一縣,兵員不過千人,其原職也僅是個縣令,卻因屢屢以少勝多,不斷加授虛銜,部下也水漲船高,稱大將的就有六人,“官皆開封特進”。對朝廷來講,成本不過就是多發幾紙告身而已。

    晚唐五代,王綱敗壞,九羊十牧,官場稱謂虛漲,至有“捉船郭使君,看馬李僕射”的民謠傳說,是說連艄公、馬伕都有了使君、僕射的榮銜。可以印證的事例很多:如李茂貞領鳳翔節度使時,濫授官爵,軍樂隊演奏員也稱為司空、太保。

    虛銜畢竟也是朝廷授予的,雖然沒有實權,但這樣稱呼也沒多大毛病。比這更離譜的就是“過稱”,俗話講就是往大里叫。副職稱正職,次官稱長官,低品稱高品,小吏互稱押司,軍將互稱太尉。宋真宗時,為了杜絕這種現象,還特地發了一個《重定內外官稱呼》的檔案,由御史臺等部門向各級衙署嚴行告諭,違者治罪。

    官場上“過稱”氾濫,社會上還有“僭稱”,就是許多官稱被廣泛用到了民間,如醫生叫大夫、郎中,剃頭修腳叫待詔,茶館跑堂叫博士,卜卦看相叫衙推,各行工匠叫司務,等等。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睡覺後,醒來口苦,怎樣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