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變蛋。
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這道菜很普通,很常見,我昨天還吃,有什麼可推薦、值得推薦的地方嗎?”
答案是:有。
這裡面的緣由,各位看官,容我細細道來。
李國正,上蔡縣人,年逾80,家傳的變變蛋手藝,傳到他這裡已經傳了200多年。據他介紹,豫南這一塊兒,他家是第一個變變蛋的,而且傳了幾代人。200多年以來,李家始終堅持最初的配方,至今仍然使用草木灰、鋸末、鹼、鹽等原料來製作變蛋。
一盆漿子,一斗鋸末,一個小馬紮,外加一個鐵圈,就是李國正的“寶貝”。“變一個變蛋才1毛錢,我不圖錢多少,200多年的配方和技術,幾代人的心血,到我這裡就到頭了,你以後想吃老口味的變蛋怕是吃不到了。”李國正邊熟練的變變蛋,邊和來變變蛋的人聊天,家裡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不願意接手這又髒又累而且掙錢不多的活兒,祖傳的配方傳到他這一代就到頭了。
“他變成的變蛋吃著沒有鉛味兒,不蟄嘴,而且有花還糖心,好吃!”聽完別人的評價,李國正笑得哈哈響,跟大家逗趣地說:“講得美,誇得大,不如效果來說話!”
滾過鋸末的變蛋,放入密封桶內,悶20天左右便成為Q彈爽口的變蛋,無論是涼調還是煲粥,口感、味道極佳。若是涼拌著吃,那必然要和上蔡的黃瓜一起拌,二者配搭,一個爽脆清甜,一個彈爽嫩滑,都是美妙的享受。
黃瓜變蛋。
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這道菜很普通,很常見,我昨天還吃,有什麼可推薦、值得推薦的地方嗎?”
答案是:有。
這裡面的緣由,各位看官,容我細細道來。
李國正,上蔡縣人,年逾80,家傳的變變蛋手藝,傳到他這裡已經傳了200多年。據他介紹,豫南這一塊兒,他家是第一個變變蛋的,而且傳了幾代人。200多年以來,李家始終堅持最初的配方,至今仍然使用草木灰、鋸末、鹼、鹽等原料來製作變蛋。
一盆漿子,一斗鋸末,一個小馬紮,外加一個鐵圈,就是李國正的“寶貝”。“變一個變蛋才1毛錢,我不圖錢多少,200多年的配方和技術,幾代人的心血,到我這裡就到頭了,你以後想吃老口味的變蛋怕是吃不到了。”李國正邊熟練的變變蛋,邊和來變變蛋的人聊天,家裡的孩子有自己的事業,不願意接手這又髒又累而且掙錢不多的活兒,祖傳的配方傳到他這一代就到頭了。
“他變成的變蛋吃著沒有鉛味兒,不蟄嘴,而且有花還糖心,好吃!”聽完別人的評價,李國正笑得哈哈響,跟大家逗趣地說:“講得美,誇得大,不如效果來說話!”
滾過鋸末的變蛋,放入密封桶內,悶20天左右便成為Q彈爽口的變蛋,無論是涼調還是煲粥,口感、味道極佳。若是涼拌著吃,那必然要和上蔡的黃瓜一起拌,二者配搭,一個爽脆清甜,一個彈爽嫩滑,都是美妙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