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獬豸獬豸獬豸

    1、早期康熙青花胎體厚重,釉麵肥潤呈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與器底釉色不一致,個別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火石紅,露胎處能看到一圈細密的旋環痕跡。

    2 、康熙民窯器中常見縮釉、粘砂、不光滑現象,器物底足內釉薄泛白,常見放射狀的跳刀痕,有的足牆同面斜削呈尖狀,圈足直徑大,許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現臺階的形狀,其折角處極為挺直,俗稱“二層臺”或“臺階底”。

    3 、康熙中期青花由於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胎體潔白堅硬,斷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雜質,胎體薄厚適中,注重修胎。

    4 、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澤深沉含蓄,胎體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較深普遍採用平切,切削整齊。

    5 、中期青花使用雲南省的“珠明料”,人們往往稱康熙青花為“翠毛藍”、“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變化有五個層次的色階,所用青料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

    6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形式更是變化多樣,層出不窮,一種器型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式樣,以人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和條件為依據,千姿百態,仿古創新,既有陳設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種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銅器式樣祭器、外銷瓷等。

    7 、康熙青花在繪畫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改變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紋輪廓線,然後塗色的傳統方法,即單線平塗,而是採用瀉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鑑了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手法,濃重、淡雅層分分明。在瓷坯上繪畫,一種顏色即能表現出濃淡、深淺多種不同的色調。

    8 、民窯青花的款識比官窯要複雜,區別很多,多數不書寫年號款,這和當時禁書年號的規定有關係。往往寫堂名款,雙稱齋堂款,即所居的“齋”、“堂”、“室”、“軒”,還有吉言讚頌款和花押圖記款。多數是寫在底足,畫有雙圈,沒有雙圈線的極為少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南鄰居家房屋起火我登梯子站上牆頭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