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01778572031

    先了解一下藍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誅殺大將藍玉、繼而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歷史事件。此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 朱元璋為加強集權藉口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名將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逾1.5萬。

    其實藍玉原本是太祖朱元璋為太子朱標留下的肱骨重臣,藍玉在一幫武人集團中是一號響噹噹的人物,作戰勇猛,常勝將軍,和太子朱標關係也不錯。如果朱標不是英年早逝,洪武年間的好多事件都是要改寫的,甚至整個大明王朝的歷史都要重新規劃。朱標也是成長於戰火之中,是太祖朱元璋花大力氣培養的接班人,從歷史記載中他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有能力,人也比較寬厚,和一幫大臣,武將,眾弟兄關係都不錯。

    朱標若上位,藍玉大將軍定能再次馳騁漠北,繼續書寫屬於他的歷史和輝煌,可以歷史沒有如果,朱標的早逝不得不讓洪武大帝重新考慮他的身後事,皇太孫太年輕,對於把親情看的比天大的朱元璋來說,他必須給孫子鋪就一條平坦的上位之路。

    此時的藍玉確實有點飄了,居功自傲,任人唯親,已經露出了不聽話的苗頭,甚至回軍途中以武力叩自己家的關隘。朱元璋本身就多疑,會給子孫留下這樣一個猛人做定時炸彈嗎?朱元璋自知自己時日不多,孫子雖然聰慧,但畢竟年幼,沒有把握能掌控這幫老油條,只有痛下殺手。不聽話,有謀反的隱患,好,對於太祖來說不是問題,殺,成百上千的殺。殺人不是目的,維護老朱家的江山穩定才是目的,也是殺雞儆猴。

    政治上的鬥爭從來不是和平的爭吵,流血殺戮屢見不鮮,死人話都不會說,更掀不起什麼風浪了,所以殺人簡單粗暴,但實用有效。站在人性的角度,洪武大帝確實冷血殘暴。但是多角度看一下其目的不外乎讓自己的後代少一些麻煩,統治能夠穩固一些。說的大一點,國家的穩定,少一些戰亂,少一些紛爭,無論古今,對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物質”是某種型別的“黑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