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沉於史

    王莽的失敗,在於太過急於求成。他所頒佈的許多政令,都不太符合當時的國情。比如徵收所得稅、改革奴隸制度、土地國有等等,雖然百姓中不乏簇擁者,但隨著新政推行,各階級的利益被觸動,從而導致怨聲載道,推翻新政的渴望在天下間蔓延。

    這個時候,天下混亂,應該說,任何一個擊敗群雄的人,都有可能坐上皇位。而在其中,劉秀有勇有謀,又有漢室血統,順勢取代王莽,也就不足為奇了。

  • 2 # 歷史五小隻

    王莽(前45--公元23),字巨君,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居攝三年(公元8),王莽自立為帝,改國號曰“新”至此。不管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大權在握了。但在光鮮的外表之下,存在的是各形各色的問題。西漢社會遺留下來的就有各種尖銳矛盾,不過王莽也不是傻子他也開始了自救,同時也是自己的作死之路。

    始建國元年(公元九年) ,王莽下詔,歷屬西漢社會的種種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和奴婢問題。他指出,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買賣是造成社會危機的根源,也據此實行了王田私屬令。意在凍結土地和奴婢的買賣、緩和土地兼併和農民奴婢化。此制度曾強制推行,但地主多佔的土地沒有處理,流民也沒進行授田安置。

    到始建國四年,為防私鑄,王莽被迫取消了這一制度。王莽曾先後進行四次幣制改革(公元7--公元14),罷之前的五銖錢等幣又鑄其他多種貨幣。結果也仍舊不盡其意,人民對其不信任,反抗不止,王莽只得重用“貨布”“貨泉”

    兩種新幣,盡廢舊幣。他的幣制改革不僅沒達到預期效果,還引起了經濟混亂,加速了新朝財政崩潰人民破產,史稱“農育失業,食貨俱廢”。

    王莽推行五均賒貨“六筦”,多認識一些大商賈,強大的國家力量憑依。因此失去了對其的控制,使得官商勾結盤削人民。

    同時,為了自己“革漢立新,廢劉興王”的目的,他又改變原有的官名,增加新的官職。形式上發生變化,實質依舊。對地名的更改也更加頻繁,越改越亂失了民心。

    為轉移目光,他又發動對邊境各族的戰爭,以致四邊告急,物價飛漲。農民徹底失望,很多人被迫當了盜賊。西漢宗室及舊臣也發生鬥爭,與農民戰爭聯手,王莽的大權也在戰亂中喪失了。

    所以王莽的失敗與他自己有很大關係怨不得劉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學生在學校只知道玩,特別是男生宿舍打遊戲。沒有危機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