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幕憬

    這個只能說每個人都是會變的吧。 以前我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好孩子,長大要做個好人,等到長大之後發現社會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友善,只是我們不得已改變,為了適應工作,或者說為了適應這個環境,而不得不做出改變,其實每個人都會變的跟以前不太一樣,可能這就是夢想跟理想的區別,畢竟夢想是美好的,是帶有“夢”的,最後都是靠理想的“理智”來生活,沒有說靠夢想而活著的,不過我知道一句話,無論我變成什麼樣,只要保證本心沒變就好了,理解萬歲。

  • 2 # 何不安好

    讓我們改變的,大多是因為這難以被我們改變的環境,長大後,我們慢慢發現,學不會打交道,學不會阿諛奉承,學不會世故圓滑,自己就要吃虧,就要被擠兌……

    於是,我們開始慢慢保護自己,開始一步步地走向另一個自己,一個一味討好不知所謂,一個偷懶耍滑,一個漸漸可以為了生存而喪失底線,丟棄原則的人。

    後來,我們終於變了,或許在別人眼中,成為蓋世無雙的成功人士,或許變得更討人喜歡了,又或許變得更現實了……

    等有一天,我們偶爾看見一個人,偶爾聽起一首歌,偶爾說起一件事,突然想到了自己,那個以前傻傻堅守的自己,我們無奈,我們不知所措,卻也無可適從。原來,長大後才明白,成長的代價是慢慢長成別人要求的樣子……

    也終於明白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 3 # C船長B

    緬甸有一個神話故事,講述一個惡魔統治著大地,每年都需要人民給他貢獻一男一女;大家嘗試殺死惡魔,歷盡千辛萬苦,卻屢屢失敗。終於,一個勇敢的英勇少年,悄悄潛入惡魔的巢穴,成功殺死了惡魔。可當少年坐到惡魔的用黃金打造的椅子上,他瞬間就變成了惡魔的樣子。

    故事裡的角色轉變落到普通人身上,就是一種輪迴,關係的轉變,位置的變化,角色也會轉變。

    戰爭年代,大量的將士在戰敗後選擇了投降。“殺降不祥”是軍人的基本遵循,因為大家都知道,力量會不斷的轉換,今天的勝利可能就是明天的失敗,自己給自己留條後路,希望別人也能理解。

    後來,老人就經常告誡晚輩,遇事不要做得太絕,留條後路。

    還有一種好的樣版。“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是學生成為老師後,發出的感慨,這是正能量。

    自己以前討厭什麼,到後來就不要去做,更不要做絕;只有相信因果和輪迴的關係,人的心態才會坦然,才會心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90後來說,穿什麼價位的衣服得體大方,不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覺得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