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一些幼師朋友,也經常聽她們提起小孩子吵鬧不聽指揮的情況,都說沒有耐心的人當不了幼師。其實,我個人認為,耐心、愛心是一方面,心態肯定是第一位的,但對於幼兒園裡亂糟糟的孩子也並非無計可施。
孩子們比較吵鬧,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建立起很好的秩序感,規則意識不像大人那樣強烈。小孩子是童真的,想說話便說,心情不好就喊,有一個小朋友跑來跑去就會有幾個小朋友陸續跟上,你追我打。他們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我們傳統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多數情況下是小朋友排排坐,老師在前面教孩子,頂多把不聽話的孩子拎出來坐在自己旁邊,“小手手藏起來”“小嘴巴閉起來”之類約束紀律的話一天要說好多遍,確實很累,需要很大的耐心。對於老師教的東西,有些小朋友感興趣,有些孩子不感興趣。這裡面就有一個孩子差異性的問題。以教唐詩為例,有些孩子在家裡已經學過,有些孩子沒學過,學過的孩子都會了,自然不會太專注,甚至比老師念得還要快,沒學過的孩子有可能會認真聽,也有可能因為自己跟不上就轉移了注意力。由此可見,老師先了解每個孩子的能力和水平,針對性的施教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採用適當的方式,給孩子們一個主題,吸引他們的注意,讓他們主動探索,也是保證秩序的好方法。在此過程中,根據孩子們能力的高低、動靜態的差異,給孩子們分組,能讓教學活動更有秩序,孩子們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會更高。老師也能從教學活動中抽離出來,從1對多的施教行為升級為孩子們自主學習和探索的引導者。角色變了,心境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當然,在幼兒園裡小朋友們之間吵鬧打架爭搶玩具的事情時有發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另一方面是孩子們容易衝動產生衝突。這時候我們通常建議,老師要教會孩子們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
教師可以不要過早的介入,觀察並給孩子時間,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教師要做的是協助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在矛盾衝突發生時立即將衝突壓制。必要的時候,老師可以給予正確的示範,讓孩子們漸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這個還要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如果一個孩子感到震驚、試圖理解、情緒不能控制,這樣的情況下會導致另一名兒童處於強大或者退縮的環境下。所以對於事件的反映還取決與兒童智力、情感和個體的社會性發展水平,這需要老師做出判斷。
我身邊有一些幼師朋友,也經常聽她們提起小孩子吵鬧不聽指揮的情況,都說沒有耐心的人當不了幼師。其實,我個人認為,耐心、愛心是一方面,心態肯定是第一位的,但對於幼兒園裡亂糟糟的孩子也並非無計可施。
孩子們比較吵鬧,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建立起很好的秩序感,規則意識不像大人那樣強烈。小孩子是童真的,想說話便說,心情不好就喊,有一個小朋友跑來跑去就會有幾個小朋友陸續跟上,你追我打。他們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我們傳統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多數情況下是小朋友排排坐,老師在前面教孩子,頂多把不聽話的孩子拎出來坐在自己旁邊,“小手手藏起來”“小嘴巴閉起來”之類約束紀律的話一天要說好多遍,確實很累,需要很大的耐心。對於老師教的東西,有些小朋友感興趣,有些孩子不感興趣。這裡面就有一個孩子差異性的問題。以教唐詩為例,有些孩子在家裡已經學過,有些孩子沒學過,學過的孩子都會了,自然不會太專注,甚至比老師念得還要快,沒學過的孩子有可能會認真聽,也有可能因為自己跟不上就轉移了注意力。由此可見,老師先了解每個孩子的能力和水平,針對性的施教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採用適當的方式,給孩子們一個主題,吸引他們的注意,讓他們主動探索,也是保證秩序的好方法。在此過程中,根據孩子們能力的高低、動靜態的差異,給孩子們分組,能讓教學活動更有秩序,孩子們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會更高。老師也能從教學活動中抽離出來,從1對多的施教行為升級為孩子們自主學習和探索的引導者。角色變了,心境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當然,在幼兒園裡小朋友們之間吵鬧打架爭搶玩具的事情時有發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另一方面是孩子們容易衝動產生衝突。這時候我們通常建議,老師要教會孩子們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
教師可以不要過早的介入,觀察並給孩子時間,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教師要做的是協助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在矛盾衝突發生時立即將衝突壓制。必要的時候,老師可以給予正確的示範,讓孩子們漸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這個還要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如果一個孩子感到震驚、試圖理解、情緒不能控制,這樣的情況下會導致另一名兒童處於強大或者退縮的環境下。所以對於事件的反映還取決與兒童智力、情感和個體的社會性發展水平,這需要老師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