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旭寧心智

    一個孩子在成長階段,所有經歷的事情,給他帶來的心理衝擊,或者是創傷,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是人格特質和性格特徵。

    越小的孩子如果經歷心理創傷而沒有及時被療愈,對他整個生命的影響將越大。那麼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保護他不被傷害,社會和老師的幫助都很有限,最終責任在孩子的父母。

    為什麼有人會問孩子住校會更容易心理出問題嗎?因為的確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孩子心智還很脆弱的時候,就讓他離開家,一個人去面對集體生活,面對一個陌生的世界,對孩子的心理是很大的挑戰。我做過幾年的心理學集體療愈課程,其中有幾個個案都是從小幼兒園就全託,或者由祖父母長期扶養,情感上和父母是切斷的,甚至對父母是有很深怨恨的。

    那麼住校就真的不好嗎?我覺得問明白自己如下幾個問題,送孩子去住校,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

    1,我的孩子是外向開朗,健康獨立的嗎?他自己對於去住校是欣然願意的嗎?

    2,我和孩子有沒有共同去參觀這個學校,然後和孩子商量,共同做出住校的決定?

    3,我有沒有承諾在孩子剛住校的時候,每週都來看他一次,好及時瞭解他的情況,並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不間斷的愛。

    4,我有沒有和孩子的老師建立友好的關係,請他協助觀察孩子的情況,如發生哪裡不對勁,及時調整。

    5,我和孩子一直以來溝通暢順嗎?我有努力和孩子成為朋友,而能聽到他的心裡話嗎?我很確定我的孩子在學校受到偉奇,會告訴我嗎?

    如果一個家庭,父母關係一直很親密,家庭氛圍好,孩子是相對容易適應新環境的。如果家庭爭吵不斷,孩子渴望離開家,但往往也會開始心靈的孤獨之旅。如果家裡生了二胎,就把大孩子送去住校,會讓孩子感覺不被愛了,而出現心理問題的潛在隱患。

    綜上所述,住校本身沒有好與不好,關鍵在於孩子現有的情況,親子關係的情況,以及家長自己是否做好孩子住校後如何及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的相關安排。希望上述回答,對你有幫助!

  • 2 # 草兒青青願做坪

    陪伴是最後的老師。孩子最信賴的人是父母,有什麼問題首先想到的還是父母。父母能在孩子成長中加以無微不至的關懷,父母也最瞭解孩子。

    孩子住校時遇到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情緒從而影響生活和學習,對孩子成長不利。

    孩子太小最好不要住校,等孩子能獨立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才去住校會更穩妥。

    家長的教育中也要始終把獨立意識放到首位,孩子最終還是要獨立面對人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用電供電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對使用者來說是否更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