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之秘
-
2 # 天道若龍
求知慾源於生存的需要與好奇心的驅使。有了求知慾人類才會進步,才有社會文明進步,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區別才更加明顯。
-
3 # 正確無雙
求知的終極在於明白。明白了,事情就好辦了、就能夠辦好。而辦事——即做事,這正是大自然賦予生命體的本能與天性(人類更是所在其中)。美好,唯只能從其中所得。(己見)
-
4 # 糖合鹽
人類最初的求知源於人性之一的好奇心,而後的求知慾來至社會的影響,大多是為了適應環境,不得不去改善自己。最終目的就是掌握技能或法以適應社會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有的人有求知慾,這說明這個人有這方面的種子,好學的種子,在世間不斷的求知,都不如學《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第一:“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報。”這裡的有漏是有煩惱的意思,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煩惱。所以有學佛的人都知道世間的福報是會用盡的、知識也是不斷更新的,而且是有漏的,只有去求明心見性,求無漏法,方可離開這樣的輪迴。
在《大乘本生地地觀經》中:“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我們生生世世不是你哭我,我哭你,就是你愛我,我愛你,互相去纏繞,然後相互間還以為感情很好,這都是要去輪迴的。所以來讀佛經,從名相開始,來認識她、他、牠、祂。
所以我們求知終級目的是我們都要來親近《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之上所講:“諸善男子。為欲親近世間之父。為欲聽聞出世之法。為欲思惟如如之理。為欲修習如如之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我今演說心地妙法。引導眾生令入佛智。”
在求知的過程中,名相就要開始瞭解,譬如我請您拿“水” ,您連水字水語言都不知,您能拿的到水嗎? 如果您見過知水的文字言語,沒見過“水相”您還可以問人什麼是“水”?見過水的人,告訴您這是水,您就知道這是“水”。
名相很重要,佈施、禪定、往生、解脫、心、明心見性、走路、生氣、椅子、觀音、地藏、大勢至、阿彌陀佛、統統都是名相。您爸爸、您媽媽、錢、工作、房子、開悟、明心見性、神經病、都是名相!
看感冒的名相、開腦的名相不同?名從何有? 瞭解了就簡單了!而這些確實需要我們踏踏實實的從佛經,從了義經中去讀熟,去探究。其他世間法的書籍中是沒有這樣的智慧!只有釋迦牟尼佛不用讀佛經,您身上的如來不用讀佛經,您的假心沒讀熟英文字,英文字報紙拿來,您就是看不懂ABC,沒有英語的這個法種子嘛!
所以不論什麼樣的求知慾,來讀佛經這個求知慾是最重要的,因為祂可以幫我們解脫。依智慧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