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生》 - 宋·歐陽修
[宋]歐陽修
一別相逢十七春,頹顏衰發互相詢。
江湖我再為遷客,道路君猶困旅人。
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愈新。
山城寂寞難為禮,濁酒無辭舉爵頻。
這是一首乍聚又散的送別之作。語言通俗流暢,不難看懂。張生為何人,待考。從詩中所寫來看,當為歐陽修的故交舊友。十七年隔阻,不但顏頹發衰,外貌大變,而且音訊不通,恍如隔世。相詢甚切,可見相思之苦,陡逢之驚,重敘之歡。但聚日無多,旋聚旋散,又要各奔東西,再登旅程。箇中滋味,不言自明。“老驥”二句,既慰友,又自勉,彼此心照不宣。臨別之際,無絲絃歌舞,亦無珍餚美酒。默然相向,無言以對,只有不停舉杯,狂飲劣酒,以澆離愁。詩的基調是沉鬱的。
“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愈新”兩句,為詩作增添了若干亮色,亦給了我們某種哲理感悟。前一句從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變化而來,“心尚壯”者,即意在千里也。歐陽修在這裡表露的是有為而不能為的苦痛心情,但我們如反其意而用之,豈不是可以說,老年人雖入遲暮之年,仍應保持著一顆雄心,仍應鼓動起生命的風帆去乘風破浪,以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不“壯”,軀體老了,精神也老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劇。後一句則由“青松不老”的俗語脫胎而來。歲月的流逝,給老松增加了不少年輪。卻不能改變其青翠的顏色。而且因為老枝虯幹縱橫交錯,冠蓋如雲,層裹密封,比起新松來,顏色自然會顯得更加蒼鬱,更加厚重。但老松“色愈新”的根本原因,正在於它有鬥風雨傲霜雪的頑強意志。可見老年人未必總不如年輕人,大可不必自慚形穢,自暴自棄的。只要始終保持著一股旺盛的熱情,始終懷著一種強烈的自信心,始終充滿著奮鬥拼搏的渴望,不辭涓滴之匯,不避跬步之積,是完全可以在有生之年成江河、至千里的。就是想超過某些年輕人,做到“色愈新”,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此詩在寫作上以敘為主,雜以抒情。詩人抓住“頹顏衰發互相詢”和“濁酒無辭舉爵頻”兩個特寫鏡頭,一狀寫陡然相聚的酸甜苦辣,一神肖遽然而別的離愁別恨,再引“老驥”、“青松”入詩,以借喻擴大詩的內涵,在平直中顯出曲折,於質樸中透出渾厚,不留斧鑿痕跡,使詩作呈現出一種天然美,堪稱佳制。
《送張生》 - 宋·歐陽修
[宋]歐陽修
一別相逢十七春,頹顏衰發互相詢。
江湖我再為遷客,道路君猶困旅人。
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愈新。
山城寂寞難為禮,濁酒無辭舉爵頻。
這是一首乍聚又散的送別之作。語言通俗流暢,不難看懂。張生為何人,待考。從詩中所寫來看,當為歐陽修的故交舊友。十七年隔阻,不但顏頹發衰,外貌大變,而且音訊不通,恍如隔世。相詢甚切,可見相思之苦,陡逢之驚,重敘之歡。但聚日無多,旋聚旋散,又要各奔東西,再登旅程。箇中滋味,不言自明。“老驥”二句,既慰友,又自勉,彼此心照不宣。臨別之際,無絲絃歌舞,亦無珍餚美酒。默然相向,無言以對,只有不停舉杯,狂飲劣酒,以澆離愁。詩的基調是沉鬱的。
“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愈新”兩句,為詩作增添了若干亮色,亦給了我們某種哲理感悟。前一句從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變化而來,“心尚壯”者,即意在千里也。歐陽修在這裡表露的是有為而不能為的苦痛心情,但我們如反其意而用之,豈不是可以說,老年人雖入遲暮之年,仍應保持著一顆雄心,仍應鼓動起生命的風帆去乘風破浪,以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不“壯”,軀體老了,精神也老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劇。後一句則由“青松不老”的俗語脫胎而來。歲月的流逝,給老松增加了不少年輪。卻不能改變其青翠的顏色。而且因為老枝虯幹縱橫交錯,冠蓋如雲,層裹密封,比起新松來,顏色自然會顯得更加蒼鬱,更加厚重。但老松“色愈新”的根本原因,正在於它有鬥風雨傲霜雪的頑強意志。可見老年人未必總不如年輕人,大可不必自慚形穢,自暴自棄的。只要始終保持著一股旺盛的熱情,始終懷著一種強烈的自信心,始終充滿著奮鬥拼搏的渴望,不辭涓滴之匯,不避跬步之積,是完全可以在有生之年成江河、至千里的。就是想超過某些年輕人,做到“色愈新”,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此詩在寫作上以敘為主,雜以抒情。詩人抓住“頹顏衰發互相詢”和“濁酒無辭舉爵頻”兩個特寫鏡頭,一狀寫陡然相聚的酸甜苦辣,一神肖遽然而別的離愁別恨,再引“老驥”、“青松”入詩,以借喻擴大詩的內涵,在平直中顯出曲折,於質樸中透出渾厚,不留斧鑿痕跡,使詩作呈現出一種天然美,堪稱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