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26740367808

    四個要素:

    一、長效機制。垃圾分類工作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需要設計有效的機制。資金籌集機制方面,除了適當收取居民的垃圾處理費之外,應重點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保障作用。在設施裝置執行和清掃機制方面,農村可以發揮困難村民的投工參與和村級財力的保障作用,吸收困難人群參與垃圾分類、清掃、收集、運輸、處置等方面的工作,既能促進就業,也利於社會和諧。績效考核機制方面,為了保障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效,建議將城鄉垃圾分類工作目標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和地方財政保障體系,上級主管部門負責對各地方政府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在地方政府無法完成目標時,應採取約談等措施,並將考核結果、約談情況向社會公開。

    二、良好習慣。發揮城鄉居民或者村民小組長、村兩委或者居委會班子成員、黨員、村民理事會成員、垃圾清掃人員、政府宣傳人員的分戶包乾、分組包乾、分片包乾作用,透過教育引導、督促引導及對先進戶的獎勵和對落後戶的告誡,普及垃圾分類的意識,讓示範片區和示範區的城市居民和農村村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將自己的綠色個體行動用集體的行為正規化展現出來。

    三、因地制宜。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新時尚。如今,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只要有垃圾,就得普及垃圾分類理念,倡導垃圾分類綠色行動。但是農村與城市基礎設施存在差異,處理垃圾分類就需要區別對待。比如,農村垃圾分為“可腐”和“不可腐”,把易腐爛的垃圾做無害化處理後直接漚肥,就地處理,這樣既簡便又易行;針對可回收垃圾,可推廣一些鄉村的成功經驗,創辦“垃圾兌換銀行”,引導村民將塑膠紙、瓶類、菸頭、舊電池、舊衣服等廢棄物送到村兌換點兌換積分,積分存入農戶的環保存摺,憑積分可到各村及集鎮指定商店兌換生活用品及兌換郵寄快遞、理髮、換取煤氣等便民服務,變廢為寶,形成正向激勵。

    四、全面參與。垃圾分類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政府、企業、社群、居民等多方主體,包括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多個環節,需要協力推進。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開展廣泛的教育引導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透過有效的督促引導,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功能電熱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