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87282946188

    可以肯定的是,新生兒和成年人有著不同的凝血狀態。大部分新生兒到6個月左右,凝血指標才開始接近成年人。新生兒的凝血系統處於一個不斷完善、成熟的過程,正常新生兒的凝血因子水平較正常成年人的呈生理性下降,凝血系統呈一個低活性狀態。

    凝血功能是人體維持血液流動和區域性內皮損傷後修復平衡的重要過程,這一功能需要血管內皮、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共同實現,三者數量缺乏或功能喪失都可能會引起凝血功能障礙。

    其中一期止血缺陷與血小板的異常相關,主要表現為易發瘀斑、反覆口鼻腔或面板黏膜出血等淺表出血傾向;二期止血缺陷與凝血因子的數量和活性異常相關,主要表現為手術或創傷後止血困難,關節、肌肉及軟組織內出血。

    美國血液學會期刊《BLOOD》雜誌刊出的新生兒凝血功能實驗論文《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oagulation system in the full-term infant.》中,對118名足月產(37-42周胎齡)的嬰兒進行了產後1、5、30、90和180天(6個月)的凝血指標(PT、APTT、TT、以及所有的凝血因子。高分子激肽原、vwf因子、ATIII、α2-抗纖溶酶、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蛋白C、蛋白S。纖溶酶、前激肽釋放酶。肝素輔因子II。)的檢測。在40-79天的時候每一天都對各種凝血指標進行檢測。

    得出結論:

    a. 凝血指標隨嬰兒的出生年齡而變化

    b. 不同的凝血因子與成年人水平接近的時間不同。

    c. 在6個月後,大部分新生兒的凝血指標與成年人接近

    PT在第一個月顯著縮短。APTT在剛出生的時候延長,在3個月的時候到達成年人水平。TT在剛出生就可以達到成年人水平、同樣的纖維蛋白原也是如此。在出生後5天fib有顯著的升高。

    分娩方式也對新生兒的凝血功能有影響。

    其他一些有關新生兒凝血功能的研究對經陰道分娩和剖宮產的新生兒的抗凝血系統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經陰道分娩的新生兒的蛋白C和抗凝血酶活性比剖宮產的新生兒高,而蛋白S與之相反,經陰道分娩的新生兒蛋白S活性顯著低,表明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的凝血功能有影響。

    而胎兒的性別、母親是否有妍高徵等對新生兒凝血功能的影響,至今未發現有明顯差異。

    維生素K有防止新生嬰兒出血疾病、促進血液正常凝固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由器綁電池會增加wifi訊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