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時間:
3月至7月上旬播種。
秋甘藍7月上、中旬播種。
越冬甘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
每畝用種量50—75克。
育苗方法:
選擇肥沃、爽水的菜土,播種前翻耕烤曬過白,然後整細整平,每畝施1500公斤腐熟人糞尿液作基肥,幹後耙勻,使土肥融合,再行播種,每平方米播種子10克。
然後蓋上一層過篩後的發酵煤灰土(細土雜肥亦可),乾旱時,搭平棚進行遮陽(用遮陽網較好),長期保持土壤溼潤,出苗後及時除雜除草,噴施藥劑防治病蟲。
大田栽培:
苗齡:在25—30天之間。
移栽:選擇健壯無病葉、無殘破葉、長勢一致、根腳好的苗子,帶士進行移栽。
大田整土:施基肥,移栽前15—20天左右,先將大田上翻挖轉來,任其烤曬10天左右,再行整土,粗整一次,移栽前2天再行細整一次,然後施入基肥,每畝施腐熟人糞尿液2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草木灰或火土灰1 50—200公斤。
為使肥效集中,可將基肥直接施於植穴內,待幹後再將穴土拌勻,以待移栽。
移栽後每株苗子都澆一點壓兜水,每株0.5公斤,以後每天澆一次覆水直至成活。
追肥、灌水抗旱:成活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用10%的人畜糞稀液追施,畝施600-800公斤。
以後於攤盤期、結球前、中期追肥3-4次,追肥濃度為30-40%,數量為每畝1500公斤左右,追肥以人糞尿、豬肥等為主,可加一點氯化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
再就是整個生育期內,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響品質。
在氣溫高、太陽大、久晴不雨的情況下,可採用相應措施進行挑水澆苗或灌水溼苗抗旱。
灌水在晴天傍晚進行,灌齊溝面後馬上將溝內餘水排出,以免造成漚根,影響生長。
另外,春甘藍的追肥與上述秋甘藍追肥有所不同。
在基肥一樣的情況下,春甘藍在冬季一般以澆清水進行抗旱保苗為主,但澆清水也不宜過多,只要菜苗長勢較好,沒有出現缺水,就不要澆水。
開春後,春甘藍生長迅速,此時宜追肥2—3次40%左右濃度的重肥,1次在株間葉長滿田土,稱為“封行”時進行,另1—2次在結球前、中期進行。
每畝施人糞尿液150公斤左右
栽培時間:
3月至7月上旬播種。
秋甘藍7月上、中旬播種。
越冬甘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
每畝用種量50—75克。
育苗方法:
選擇肥沃、爽水的菜土,播種前翻耕烤曬過白,然後整細整平,每畝施1500公斤腐熟人糞尿液作基肥,幹後耙勻,使土肥融合,再行播種,每平方米播種子10克。
然後蓋上一層過篩後的發酵煤灰土(細土雜肥亦可),乾旱時,搭平棚進行遮陽(用遮陽網較好),長期保持土壤溼潤,出苗後及時除雜除草,噴施藥劑防治病蟲。
大田栽培:
苗齡:在25—30天之間。
移栽:選擇健壯無病葉、無殘破葉、長勢一致、根腳好的苗子,帶士進行移栽。
大田整土:施基肥,移栽前15—20天左右,先將大田上翻挖轉來,任其烤曬10天左右,再行整土,粗整一次,移栽前2天再行細整一次,然後施入基肥,每畝施腐熟人糞尿液2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草木灰或火土灰1 50—200公斤。
為使肥效集中,可將基肥直接施於植穴內,待幹後再將穴土拌勻,以待移栽。
移栽後每株苗子都澆一點壓兜水,每株0.5公斤,以後每天澆一次覆水直至成活。
追肥、灌水抗旱:成活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用10%的人畜糞稀液追施,畝施600-800公斤。
以後於攤盤期、結球前、中期追肥3-4次,追肥濃度為30-40%,數量為每畝1500公斤左右,追肥以人糞尿、豬肥等為主,可加一點氯化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
再就是整個生育期內,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響品質。
在氣溫高、太陽大、久晴不雨的情況下,可採用相應措施進行挑水澆苗或灌水溼苗抗旱。
灌水在晴天傍晚進行,灌齊溝面後馬上將溝內餘水排出,以免造成漚根,影響生長。
另外,春甘藍的追肥與上述秋甘藍追肥有所不同。
在基肥一樣的情況下,春甘藍在冬季一般以澆清水進行抗旱保苗為主,但澆清水也不宜過多,只要菜苗長勢較好,沒有出現缺水,就不要澆水。
開春後,春甘藍生長迅速,此時宜追肥2—3次40%左右濃度的重肥,1次在株間葉長滿田土,稱為“封行”時進行,另1—2次在結球前、中期進行。
每畝施人糞尿液15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