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26384485603

      考慮為馬牙或者是鵝口瘡,建議去醫院看看。

      一、馬牙

      剛出生的新生兒或出生後1-2個月的嬰兒,有的在口內牙床的牙齦邊緣或上顎中縫兩旁,會出現像小米或大米樣大小的白色球狀顆粒,少則數個,多則10餘個不等,看上去很像一個個小牙齒,人們俗稱它為“馬牙”。

      其實,“馬牙”既不是真正的牙齒,也不是病態,而是胚胎髮育過程中上皮細胞所形成的牙板。最初牙板和口腔上皮粘連,乳牙牙胚發育到一定的時候,牙板破碎。破碎的牙板一部分被吸收,沒有被吸收的逐漸增生角化,在牙床上形成白色小球狀顆粒的上皮珠,即“馬牙”。“馬牙”一般無任何症狀,對口腔頜面部的發育和健康也沒有任何影響,不需要進行任何處理。幾個星期後,隨著進食、吸吮的磨擦,“馬牙”便可自行消失。

      對新生兒“馬牙”,切不可用針亂挑,或用手巾、粗布亂擦,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新生兒的口腔黏膜很嬌嫩,血管極為豐富,如果亂挑、亂擦就會損傷口腔黏膜,增加孩子的痛苦。而且更可怕的是,由於口腔黏膜損傷,有利於細菌侵入,可引起口腔黏膜發炎,甚至導致敗血症和破傷風。所以,即使當“馬牙”影響了孩子吃奶,或是孩子哭鬧得厲害時,也不可亂挑亂擦,而應當去醫院請口腔科醫生診治。

      二、鵝口瘡

      鵝口瘡又稱白口瘡,俗稱白口糊,是一種真菌性疾病,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這個病是如何感染的?因為白色念珠菌可以感染面板,透過這一途徑可以發生自體感染。新生兒出生時可透過產道感染,也可透過不清潔的奶頭感染,媽媽的乳頭或橡皮奶頭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菌群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原來口腔內有許多細菌,它們之間互相制約,互相影響,某些細菌的代謝產物可以抑制黴菌的生長,即使口腔內有一些白色念珠菌,也因這種細菌的存在而不能繁殖。當大量使用抗生素時,口腔內的細菌被消滅。菌群之間的平衡失調,黴菌就會大量繁殖起來。於是就引起了鵝口瘡。

      鵝口瘡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舌、頰、軟胯、口底為多發部位。開始為口腔粘膜充血水腫,常伴灼熱、刺痛及乾燥的感覺。1~2天之後,口腔粘膜出現白色的雪片佯的斑點。略為突起,很像奶瓣或凝乳,不久,這些白斑逐漸擴大成形狀不同的斑片,最後再進一步融合,以致覆蓋在整個舌面以及整個口腔粘膜,這種白膜琴漸變成黃褐色,它和口腔粘膜粘連很緊,不易擦去。嬰兒常常哭鬧不安,拒絕吃奶,還可伴有低燒。少數嚴重者可蔓延至咽喉、食道或呼吸道,造成吞嚥或呼吸困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述最美藥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