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合肥都市圈發展

    這種問題只能和相關部門協商損失賠付,不同地方標準不同,如果在自己損失賠款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就最好協商處理。舉個現實中的例子,一個朋友在安徽省阜南縣城曾經購買的無產證房產,按照標準沒有接受,後來起訴相關方,拖了一年多都沒有結果,可以說得不償失。所以您這種情況如果在你們那邊是個例就要提前到負責部門看看具體標準。

  • 2 # 城鄉微視界

    作為曾經的拆遷“實操”者,特結合操作實際作答,以供參考。

    相對較好的情況——真正的商品房,有正式合同,是你的他人搶不走。

    特別注意,這裡說的是真正的商品房,即修建在國有土地上的且已進行了產權初始登記的房屋,具體到提問中就是賣方本身有房產證。

    那麼,此種情況有買方有正式的購買合同(若能一併提供付款證據更好),先可雙方協商及時完成過戶手續(根據買賣合同,賣方需配合買方完成產權過戶)。若賣方反悔,也不怕,協商不成,那就走司法途徑,打官司還是買方佔絕對優勢。

    只要官司一結束,有司法判決書,相應的拆遷補償就沒有爭議了。

    相對麻煩的情況——房屋本身無產權,買賣合同無效。

    不管是哪種情況,只要房屋本身沒有產權證書(含小產權房,小產權房是隻有土地使用證,沒有房屋產權證),這就相當於宣告房屋的買賣行為本身就無效。

    那麼,在此情況下,讓賣方退回購房款就是上上之策了。

    只好認倒黴的情況——不符合“一戶一宅”條件的人或城鎮戶口人員購買了修建在集體土地房屋上的農房,大抵也只有要回購房款。

    農村街道上的房屋,一部分是利用國有土地修建的,一部分是利用集體土地修建的(當地的農民申請宅基地修建的)。

    購買利用集體土地修建的房屋,就是農房買賣。農房買賣需滿足相應的限制條件,最關鍵的是不能賣給城鎮戶口人員,也不能賣給不是同一個村的農村戶口人員,即使是同一個村的農村戶口人員也需符合“一戶一宅”條件。

    若不能滿足上述條件,那麼該農房買賣行為本身就不合法,不受法律保護。

    對於不受法律法律的房屋買賣行為,在拆遷時買方就處於弱勢,能要回購買款就不錯了(若還能爭取到一些房屋因拆遷而帶來的增值收益就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有肖(蕭)字的語段或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