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費玉山
-
2 # 坐看雲天風起時
杜審言是初唐詩人,他與當時的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並稱為“文章四友”,他有四十多首詩流傳於世。他的詩多為寫景、唱和及應制之作,以渾厚見長,工於五律,對近體詩的形成與發展,頗有貢獻,被後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被明朝評論家稱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長達四十韻,為初唐近體詩中第一長篇,頗見功力。
說起杜審言,知道的人也許不多,但如果說他是詩聖杜甫的祖父,也許大家就會恍然大悟!杜甫對他的祖父杜審言也推崇備至,他曾說:“吾祖詩冠古。”但真是那麼回事嗎?杜審言雖有一定詩名,到還沒有到如日中天的地步!他只不過為人比較自負、好吹牛!他曾對人自誇說,自己的詩才和書法,不比屈原和王羲之差!但他如果能知道孫輩杜甫的詩名,恐怕更會笑的合不攏嘴吧?
-
3 # 快樂人生40206654
謝邀! 杜審言,字必簡,是襄州襄陽人,也是杜閒的父親杜甫的祖父,曾經蝸居在江陰縣做縣令,所以感覺懷才不遇,大材小用而委屈。他不是因為杜甫而出名,而是因明朝文學批評家胡應麟盛讚他的一首(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五律第一而貶褒起伏。"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村。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浴沾巾"。因為詩歌定律在隋朝的詩詞科考用(切韻),而到初唐的五律己是(唐韻),到了宋朝又是(廣韻),而到金,元,明,清用的是(平水韻)。清朝後來改為(佩文詩韻)。杜審言的五言不僅是開了初唐的先趨之河,而且還是格律奠基之筆。
其次是因狂妄自大而出名。且不說他說屈原等人寫詩歌沒有他好外,在景龍二年,他重病走到生命盡頭時,有好友宋之問和武平一來看望他,問他有何遺願要交代的,按道理人之將死言也善。而他卻說"上天讓我如此悲催,我能有什麼可說的,不過,我在一天就沒有你們出頭的那日,現在我死了你們應該高興才是,遺憾的是沒有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能接替我"。
其實他還有一首五言詩:(登襄陽城):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
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
冠蓋非新裡,章華即舊臺。
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
舊的韻律雖有欽定,但也是原汁原味。新的詩歌雖然是鮮湯活水,但是懷舊的人仍然感覺風景因古老而美,格律不是一層不變的唯一。
回覆列表
一抹雲霞映海濱,
詩情萬丈宦遊人。
江南柳綠隨風舞,
遙望故鄉淚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