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夢星河
-
2 # 南朝居士
那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天下大亂了,底層小混混劉邦怎麼成了沛公?成了一縣之長。
陳勝吳廣造反以後,天下大亂,因為秦國地方沒有重兵,所以基本上天下無主了,只要你殺了縣令,就能得一個縣的地盤,成了諸侯,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當然,也有很多是縣令自己自立為王,然後爭奪天下。
劉邦是沛縣老百姓殺了沛縣的縣令,擁立劉邦成了沛公的,為什麼擁立他?
按理說,一個縣裡的大佬多了去了,各種級別的官吏,還有富商、鄉紳、豪強之類的吧,怎麼都輪不到一個小村長吧?
當時沛縣的大哥挺多的,比如王陵,這是劉邦當大哥的人,比如蕭何,有身份有地位,比如雍齒,也是大哥一樣的人,後來背叛劉邦、、
所以啊,大哥這麼多,還有劉邦的大哥,那做小弟劉邦怎麼被推舉成沛公的?
按照太史公的記載,沛縣父老響應劉邦號召,率沛縣子弟擊殺沛縣縣令之後,開城門迎接劉邦,打算擁立劉邦為新的縣令。
劉邦卻推辭了。
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一敗塗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願更相推擇可者。——《史記·高祖本紀》
劉邦把話說得滴水不漏。
“天下剛剛動亂,形勢極不明朗,占城為王者,不可勝數。這等情況下,如果選錯了領頭人,很有可能一敗塗地。”
“我劉邦並非千金之軀,不敢惜命,大家讓我幹,我可以幹,但我擔心我能力不足,不足以保全各位鄉親父老。”
“選領頭人,是大事,希望大家推舉更適合的人。”
典型的以退為進。
所以啊,別單看他是個小亭長,但是他的江湖地位可不一般,政治手腕也很高明,起碼在沛縣,沛縣的大佬們,還是都非常服劉邦的,不然他不可能做到沛公。
沛縣的大哥都服劉邦,呂公選劉邦做女婿,不是很正常?
有些人別看官職不高,但是社會地位高,或者有大哥氣質,亦或者氣場強大,有頭腦,有領導組織力,這種氣質是掩蓋不了的。
史書上說是,會看面相,這個沒法言說。
或許換個說法,呂后父親是個大戶,交遊廣闊,偶爾聽說過天下大勢。搬到沛縣之後,應該已經聽說並詳細瞭解過劉邦。人道大勢不過是 能聚人 ,所以宴會初見劉邦,不過是順著劉邦的意思請他上座,刻意結交,進行投資的行為。畢竟,呂不韋的例子在那放著呢,而且時間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