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瓶子都是PET瓶,不管什麼水倒進去,都會使裡面的有害物質滲出,而且裡面還有微量催化劑。冰箱細菌本來就多,時間長了就到瓶口了。這些東西到人體裡,危害健康。
礦泉水瓶反覆使用有害健康
隨著天氣漸熱,經常可看到人們用舊飲料瓶、礦泉水裝茶水,有消費者為此還振振有詞,認為這樣做是“環保”、“節省”。然而,日前,中國塑協塑膠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卻提醒,不宜反覆使用塑膠瓶,否則高溫水、酸性溶液容易把內部的有害物質溶出,會損害人體健康。
早前,網上有一篇關於“礦泉水瓶迴圈使用致癌”的文章在各大論壇、健康專欄等流傳,該文稱,“迪拜一個歲的女童,因為連續16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最後得了癌症”。該文還聲稱,一般礦泉水瓶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膠製成,“瓶子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重複使用,就有致癌危險 ”。
在日常生活中,記者發現飲料瓶、礦泉水瓶反覆使用的現象十分普遍。不少消費者往往喜歡將使用過的飲料瓶、礦泉水瓶保留著,待下次出門時再灌滿茶水或飲用水,並堂而皇之地稱此舉為“環保”、“節約”。然而,這樣的“環保”行為是否安全?日前,中國塑協塑膠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膠做成,即PET瓶。這些食品級的PET瓶不耐高溫,需在低溫使用,一般在70攝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這些塑膠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國家規定企業不能回收、重複灌裝使用。
“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宜反覆使用礦泉水瓶或飲料瓶”,該專家解釋,PET裡含有微量的催化劑,一些人喜歡將熱水灌到瓶子裡,而高溫會使塑膠裡的有害物質溶出來,進入水裡;同時,酸性液體也容易將塑膠裡的有害物質溶出,若消費者所灌裝的水或茶酸鹼度不穩定,也可能將有害物質帶出來。此外,反覆使用礦泉水瓶或飲料瓶,衛生指標也達不到。企業在首次灌裝時,對該瓶子進行過嚴格消毒、清洗、滅菌等程式,而消費者反覆使用瓶子時,沒有經過這些衛生程式,細菌有可能在瓶子裡反覆繁殖,人體攝入過多細菌也不衛生、不安全。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教授蔣卓勤也指出,塑膠瓶在製作過程中新增有增塑劑,而該化學成分對人體有毒害作用,若長期用塑膠瓶裝飲用水、油、酒等物質,容易把內部的有害物質溶出,從而帶進人體內。他建議,使用玻璃、不鏽鋼等材質的瓶子裝食品,相對較安全。
現在的瓶子都是PET瓶,不管什麼水倒進去,都會使裡面的有害物質滲出,而且裡面還有微量催化劑。冰箱細菌本來就多,時間長了就到瓶口了。這些東西到人體裡,危害健康。
礦泉水瓶反覆使用有害健康
隨著天氣漸熱,經常可看到人們用舊飲料瓶、礦泉水裝茶水,有消費者為此還振振有詞,認為這樣做是“環保”、“節省”。然而,日前,中國塑協塑膠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卻提醒,不宜反覆使用塑膠瓶,否則高溫水、酸性溶液容易把內部的有害物質溶出,會損害人體健康。
早前,網上有一篇關於“礦泉水瓶迴圈使用致癌”的文章在各大論壇、健康專欄等流傳,該文稱,“迪拜一個歲的女童,因為連續16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最後得了癌症”。該文還聲稱,一般礦泉水瓶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膠製成,“瓶子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重複使用,就有致癌危險 ”。
在日常生活中,記者發現飲料瓶、礦泉水瓶反覆使用的現象十分普遍。不少消費者往往喜歡將使用過的飲料瓶、礦泉水瓶保留著,待下次出門時再灌滿茶水或飲用水,並堂而皇之地稱此舉為“環保”、“節約”。然而,這樣的“環保”行為是否安全?日前,中國塑協塑膠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膠做成,即PET瓶。這些食品級的PET瓶不耐高溫,需在低溫使用,一般在70攝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這些塑膠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國家規定企業不能回收、重複灌裝使用。
“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宜反覆使用礦泉水瓶或飲料瓶”,該專家解釋,PET裡含有微量的催化劑,一些人喜歡將熱水灌到瓶子裡,而高溫會使塑膠裡的有害物質溶出來,進入水裡;同時,酸性液體也容易將塑膠裡的有害物質溶出,若消費者所灌裝的水或茶酸鹼度不穩定,也可能將有害物質帶出來。此外,反覆使用礦泉水瓶或飲料瓶,衛生指標也達不到。企業在首次灌裝時,對該瓶子進行過嚴格消毒、清洗、滅菌等程式,而消費者反覆使用瓶子時,沒有經過這些衛生程式,細菌有可能在瓶子裡反覆繁殖,人體攝入過多細菌也不衛生、不安全。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教授蔣卓勤也指出,塑膠瓶在製作過程中新增有增塑劑,而該化學成分對人體有毒害作用,若長期用塑膠瓶裝飲用水、油、酒等物質,容易把內部的有害物質溶出,從而帶進人體內。他建議,使用玻璃、不鏽鋼等材質的瓶子裝食品,相對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