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青年從軍歌曲不詳 詞作者:孫立人君不見,漢終軍①,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②,絕域輕騎③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④,豈讓儒冠誤此生⑤?況乃國危若累卵⑥,羽檄⑦爭馳無少停!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⑧,一呼同志逾十萬⑨,高唱戰歌齊從軍。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⑩!註釋及典故出處①終軍,姓終名軍,字子云,漢武帝時人。漢書有傳言: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 下。”然終為南越所害,亡時年僅二十餘,時人稱為“終童”。終軍是濟南人,現在濟南有終軍廣場。南越國都番禺(今廣州市),為南越郡龍川令趙佗所建,佗亦漢人,籍在河北。②班超,姓班名超,字仲升。父班彪,兄班固,姊班昭,人稱曹大家(gū)者,皆漢之史家。超為抄書小吏時,曾望立功異域以取侯封,故投筆嘆息:安能久事筆墨乎?明帝永平十六年,僅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安五十餘城,凡經略西域三十餘年,封爵定遠侯。③輕騎催戰雲,指班超和郭恂率領三十六名部下出使西域,恩威並施,以強力的手段,多次協助西域各國抵抗匈奴以及親匈奴國家的入侵,使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有名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④ 語出《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危,高峻也。孔子原意當為表現君子精神的言行,所處為開明盛世,可盡情表現,但邦無道時,說 話要小心,但卻不能做君子不該做的事,也就是說無論何時行事一定要端。歌出之時,逢國家急難,意欲鼓勵青年表現出古之士的高尚精神。⑤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第一句“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諸如“百無一用是書生”等不過讀書人之牢騷,此處引用當為激將。⑥累卵,堆迭的蛋。比喻極其危險。語出《戰國策·秦策五》 “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⑦羽檄,雞毛信也,常指通報戰事的急信。鮑照詩《代出薊北門行》的第一句“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最後一句“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不知道作者是否有此聯想。⑧仿《木蘭辭》“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句(整篇詩作的敘述亦仿《木蘭辭》),仍用班超投筆從戎典。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正是知識青年從軍時的號召。⑩仿唐代詩人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句,鼓舞知識青年參軍抗日。提筆一曲家國天下!
知識青年從軍歌曲不詳 詞作者:孫立人君不見,漢終軍①,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②,絕域輕騎③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④,豈讓儒冠誤此生⑤?況乃國危若累卵⑥,羽檄⑦爭馳無少停!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⑧,一呼同志逾十萬⑨,高唱戰歌齊從軍。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⑩!註釋及典故出處①終軍,姓終名軍,字子云,漢武帝時人。漢書有傳言: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 下。”然終為南越所害,亡時年僅二十餘,時人稱為“終童”。終軍是濟南人,現在濟南有終軍廣場。南越國都番禺(今廣州市),為南越郡龍川令趙佗所建,佗亦漢人,籍在河北。②班超,姓班名超,字仲升。父班彪,兄班固,姊班昭,人稱曹大家(gū)者,皆漢之史家。超為抄書小吏時,曾望立功異域以取侯封,故投筆嘆息:安能久事筆墨乎?明帝永平十六年,僅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安五十餘城,凡經略西域三十餘年,封爵定遠侯。③輕騎催戰雲,指班超和郭恂率領三十六名部下出使西域,恩威並施,以強力的手段,多次協助西域各國抵抗匈奴以及親匈奴國家的入侵,使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有名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④ 語出《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危,高峻也。孔子原意當為表現君子精神的言行,所處為開明盛世,可盡情表現,但邦無道時,說 話要小心,但卻不能做君子不該做的事,也就是說無論何時行事一定要端。歌出之時,逢國家急難,意欲鼓勵青年表現出古之士的高尚精神。⑤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第一句“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諸如“百無一用是書生”等不過讀書人之牢騷,此處引用當為激將。⑥累卵,堆迭的蛋。比喻極其危險。語出《戰國策·秦策五》 “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⑦羽檄,雞毛信也,常指通報戰事的急信。鮑照詩《代出薊北門行》的第一句“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最後一句“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不知道作者是否有此聯想。⑧仿《木蘭辭》“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句(整篇詩作的敘述亦仿《木蘭辭》),仍用班超投筆從戎典。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正是知識青年從軍時的號召。⑩仿唐代詩人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句,鼓舞知識青年參軍抗日。提筆一曲家國天下!